第十六章 金屬氫(第1/2 頁)
經過一段時間的星系內慢速航行,思旭已經可以直接觀測到了格利澤581g了,那是一顆通體泛著灰藍色光芒的星球。
與地球的蔚藍色的不同,格利澤581g的表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區域被液態水覆蓋,其餘地方則是一片被類似金屬一樣的裝甲覆蓋的建築廢墟,它們通體散發著陣陣的金屬光芒,高聳挺拔如塔,遠遠的看上去如同一個巨大刺蝟的後背一樣長滿了鋼鐵刺針。
透過此前的探測器收集到的資料,這顆星球的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為35%,二氧化碳含量略高達到了10%,而在地球上其餘氣體總量不足1%在這裡單單硫的含量就達到了2%,如果人在這裡的話應該或許會聞到一股淡淡的臭雞蛋的味道。
經過龐大的計算力的模擬演算,這裡是可以支援地球上絕大部分碳基生物的生命的,於是伽莫夫號釋放出了大量的工程機器人開始在環繞軌道上建設駐留空間站。
在這裡不僅要對整個星球進行觀測,還要建立一套生物實驗室來編輯一些生物的基因來讓其儘可能的去適應這個新環境。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按照最初的火種計劃,一旦發現一個可以維持生命形式存在的環境就要進行播種,畢竟想要找到與地球環境一摸一樣的地方這無異於大海撈針。
三年以後,格利澤581g的環繞軌道上出現了一個造型古怪的太空城市,雖然它的外觀看上去與美這個字一點不沾邊,但是如果按照工程效率來講的話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此時太空城市中真有大量的探測器往返於地面與太空城之間,一些從各處採集到的樣本被送到實驗室進行資料分析,但是得到的結果卻讓思旭感到十分頭疼。
或許文明的高度發展往往都伴隨著對母星不間斷的索取與掠奪,此時整個星球上能留給後續文明的自然資源並不多,能夠被開採的資源基本被掠奪一空,整個星球的另一面有著無數大大小小不同的深坑,一些坑洞的垂直深度甚至達到了8000多米,這在地球上那可是接近全球最高峰的尺寸。
看著沒有任何植物光禿禿的表面,思旭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建築物廢墟,他很好奇這空氣中的氧氣以及其它氣體來自哪裡。而且來這裡尋找深海文明的資料中心也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空間站的製造車間中生產了一大批探索機器人以及偵查用的大氣層內飛船來進行全覆蓋的掃描。
這算是一次考古行動,根據一些帶回來的樣本得知,這些荒廢的城市群落的歷史至少也有兩億年時間之久。
思旭很驚訝這個結果,起初是認為自己的計算出現了問題,結果在對一些複製者飛船殘片的同位素測定中得到的結果比對,他最終確認了這個結果的正確性。
思旭感嘆於深海文明的偉大,眼下的這些建築物雖然有倒塌傾覆的現象,城市街道的各處都落滿了塵埃,但是歷經兩億年漫長歲月的侵蝕與風化依然保持大量建築的完好,這讓自己對深海文明掌握的科技充滿了嚮往。
於是思旭開始不停的創作出大量的自動化程式,雖然這些自動化程式有些時候看起來呆呆的,但是將搭載這種自動化程式的機器人遍佈星球各個角落進行搜尋,那麼效率還是很可觀的。
自此,一個兼顧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搜尋網被撒了出去,無數體積僅有籃球大小的機器人在星球的各個角落開始執行自己的探索任務。
三個月後的一天,思旭一如既往的正在控制生物實驗室中的裝置對即將播撒在這個星球的種子進行著基因編譯。而這時一個來自地面探索小隊的訊息將思旭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位於星球北極的巨大火山口盆地中,一個巨大的溶洞內正聚集著幾百個探索機器人。他們被一個非自然形成的金屬結構阻擋在了外面。而且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