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塔樓盜物(第2/2 頁)
我仔細打探楊諄、胡應和、邱大山幾人蹤跡,最終發現他們隔段時日便會在魁星堂碰面。”
“如意雲藏在魁星堂?”
杜言秋想到於貴曾跟隨伍文軒去魁星堂,若正巧又聽到如意雲的訊息也是可能。
“對!如意雲就鎖在魁星堂石塔樓中。”
據沈崇安說,登塔樓門的鑰匙在看守柳老頭手中,平日樓門不開,只有逢大試時才會允參考學子登高祈願。但胡應和以官府身份可隨時命柳老頭開門。而楊諄與邱大山又分別代表汀州兩大勢力,陪同登樓也無人敢拒。柳老頭可不敢因此便去找楚南山告狀。
沈崇安發現幾人多次一同登石塔樓後,不免好奇。心想,若只是私談會面,又有何必要一定聚在魁星堂石塔樓中?
在一鳴書院讀書時,沈崇安曾登過石塔樓,對樓上佈局很清楚。
五層高的石塔樓,一層是常年開放供人隨意進出參拜的香堂,二三層除牆上掛著楚南山收集的各家墨寶外便空無一物,四層是個大書房,據說是楚南山想方設法蒐集到的科考好文謄抄本,其中不乏三甲之作,供養在魁星樓中,希望能夠給當地學子們多一道加持。
這層書房單設一扇門,即便允許學子登樓,這扇門也是鎖的,學子們只能從門前樓梯繼續登上五層。頂多是有的學子停留在這扇門前拜幾拜。
五層擺放了祭壇。只是那祭壇上的紫金爐不燃香火,而是裝滿了米。學子們對著祭壇參拜後可從爐中取把米,帶回去煮著吃了,據說吃了這魁星米,可保才高八斗。
沈崇安也吃過魁星米,但在鄉試都沒考到個好成績。當然再一想,那麼多參加鄉試的學子都吃過魁星米,總不能都並列前茅,還是得分出個高低來,最終還得靠學識,靠氣運。
……
為不驚動他人,沈崇安一直等到鄉試前,石塔樓門開啟的第一天,混入祈願學子當中,再次登上石樓。
然後在最後一名學子離開後,躲入祭壇下。
負責檢視的柳老頭在樓上大致一掃,將紫金爐填滿米後,見沒了人,便下樓去了。
誰能想到哪個學子敢在魁星爺的地盤行雞鳴狗盜之事?
沈崇安從祭壇下鑽出後,先是摸黑來到四層。就著火摺子,依照多日練習的手法用簪子撬開門鎖,進入那間大書房。
書房中果然存放各種文稿,還有不少治國策論,內容極為豐富。若不是沈崇安知道自己此番目的何在,早被這些好文吸引,一睹為快。
胡應和等人若說是來拜讀這些文章,鑽研民政,絕對說得過去。
但沈崇安不信邱大山與楊諄只是隨胡應和來讀這些文章!
果然,經過一番尋找,沈崇安踩著椅子,從書架頂上摸到一個巴掌大的盒子。
盒子是鐵質,嵌的鎖子上竟有三個孔眼,也就是說,想開啟鎖子就需要三把鑰匙。
沈崇安無法當即開啟鐵盒,便直接將鐵盒塞入懷中,離開書房,回到五層,繼續躲在祭壇下,忍飢挨餓過了一宿。
等到第二日石塔樓開啟,新的學子登樓。趁人少時無人注意,沈崇安鑽出祭壇,裝作剛取了魁星米,揣著鐵盒匆匆離去。
為給自己製造這兩日人在他處的證據,沈崇安離開魁星樓後便直接奔往永定,找提前以他的名義在那邊走動的馮青堯會合。
二人費了很大工夫,磨壞數把鋸刀才將鐵盒鋸開。
沒想到,鐵盒裡存放的正是當年沈崇安只見了一眼的青玉如意雲!
找回如意雲的過程看似簡單,也很順利,其實此事的難點並非在此,而是如何尋到這個藏物之處。
此事實屬意外。
“誰能想到魁星樓那樣光芒萬丈之地會被一幫惡賊用來藏汙納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