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三國鼎立(第1/2 頁)
孫權繼續放酒高喊:“我大哥臨終前還跟我說些什麼‘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說的都是什麼嘛,哈哈哈,我獨有夫仙一人,天下何愁不一統?” 這就屬於拿著喝多了話沒把的人,你說這話,不就相當於說他們沒用呢的嘛。 好在景夫願意給他兜了回來,笑道:“周瑜和張昭都是東吳的棟樑之才,周瑜軍事能力與智慧皆是上上乘,自然應該多參考他的意見;張昭對整個內政都無一遺漏,並且對待上下的施策都十分到位,對東吳的貢獻都是不可忽視的。我一人又如何能比得上兩個人呢?況且,我與二位嚐嚐溝通,他們的智慧也給了我很多的靈感,都無愧他們的大名與能力。而若是你能算到我能來到東吳,那甚至都不需要我了,直接就能統一天下了,呵呵。” 張昭和周瑜本來聽到孫權說的話的時候心裡已很不是滋味,他們作為東吳的重臣,一直盡心盡力地為東吳的繁榮穩定付出,卻沒想到在孫權的醉話中,自己的價值和貢獻似乎被貶低甚至忽視了,但又聽到景夫居然會為他們說話,頓時心中的陰霾就已經消散,對景夫的好感度極速上升,二人遙望著景夫,景夫也一一向他們點點頭以回應。 孫權聽了景夫的話,心中一陣感動。他知道自己剛才的話確實有些失言,而景夫卻能夠如此大度地為他圓場,他感動地走到景夫身邊,對他說道:“夫仙,你不僅武藝高強,智謀過人,更難得的是你的謙遜。有你這樣的將才在,我東吳何愁不興?來,我自罰一杯,再敬你一杯!” 景夫微笑點點頭。 周瑜遙敬了一杯,而張昭則等孫權歸位時,再來到了景夫的身邊,與他喝了一杯。 而在東吳舉杯相慶的時候,曹操得知袁紹大敗的事,決定趁他病要他命,痛打落水狗,連夜備好軍隊輜重,攻打袁紹。 於是,本就在多對少都打不過的情況下,現在袁紹的損失更少遠超一半,就更不可能打過了,最後只能任憑曹操掌控了整個北方的地盤,而本人也在幾天後鬱鬱而終。 袁紹絕想不到,自己的人生竟然會在一個小小的盛怒決定下,就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逝亡。 而劉備則協同所有人員前往荊州,並慰勞將士。在劉備剛到城中穩定下來不久後,便收到了袁紹身死、曹操統一了北方的訊息,不說劉備,就連諸葛亮都無不感嘆世事的無常。 於是在荊州城內,劉備召集文武百官,商討下一步的行動。他提出:“荊州雖已得手,但北方曹操勢力愈發加大,而東吳孫權虎視眈眈,我們不可掉以輕心。必須乘勝追擊,加緊擴張,方能穩固我們的地盤。” 劉備的話音剛落,關羽便挺身而出,他濃眉緊鎖,說道:“大哥,我願領兵前往江夏,與東吳孫權結盟,共同抵禦曹操的威脅。我知孫權亦有雄心壯志,只要我們坦誠相待,必能達成共識。” 劉備點頭讚許,關羽的忠誠與勇猛他向來深知,他說道:“二弟所言極是,與東吳結盟乃當前之要務。你速速前往江夏,務必促成此事。” 關羽領命應是。 “而且...”關羽忽又皺眉說道:“我們雖然之前與東吳有所摩擦,但都不成阻礙,而且我們之所以能拿下荊州,與東吳的一位生面孔很有關係。” 關羽把之前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哦?”劉備和諸葛亮都皺了皺眉頭。 劉備又看向諸葛亮,問道:“軍師,你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諸葛亮輕搖羽扇,深思片刻後說道:“主公,當前局勢錯綜複雜,我們既要防備曹操的南下,又要警惕東吳的動向。依我之見,我們可先在荊州加強防禦,鞏固城防,訓練士卒。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各地,結交豪傑,招攬賢才,為將來的擴張做好準備。” 劉備聽後大喜,讚歎道:“軍師之計甚妙,就依此行事。” 於是,荊州城內一片忙碌,劉備的軍隊開始緊鑼密鼓地加強城防,訓練士卒。 同時,劉備也派出使者前往各地,結交豪傑,招攬賢才。而關羽則率領一支精兵前往江夏,與孫權進行結盟的談判。 不久,關羽便抵達了江夏,他向孫權陳述了當前局勢的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