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3/5 頁)
板上,油泥漿潑灑而出,使甲板上燃起一片大火,士兵們紛紛用沙傾倒在火上,手忙腳亂,混亂成一團。
而另一隻火泥盆擊中船壁,粘稠的泥漿沾在船壁上,烈火焚燒船壁,濃煙滾滾,船上頓時一片大亂,陳朔急得大喊:“將船壁上的東西刷掉!”
十幾名士兵向船壁著火處伸出長杆布,企圖刷掉船壁上的油泥,這時,李俊下達了射箭的命令,江夏軍戰船上亂箭齊發,箭矢強勁地射向敵船,十幾名執長杆計程車兵紛紛被箭矢射中,慘叫著掉下江下。
緊接著,又是隻火泥盆呼嘯著射來,敵船船壁又有一處著火,隨著接二連的火罐落在甲板上,陶罐破碎,火油流滿船隻,戰船上已是一片火海。
李俊冷冷地笑了,這還只是剛開始,他當即高聲令道:“拍杆準備!”
第234章 攻心為上
、、、、、、、、、、
這時十名士兵解開綁在甲板上的繩,牽引出一根細長而粗壯的木杆,這也是江夏水軍的一種新式戰船武器,名叫拍杆。【】
也就是當兩船交錯時,大船會砸下一根長杆,利用自身的下墜力量重擊對方戰船,這種拍杆對木質的要求高,必須堅韌且沉重,才能對敵軍大船造成傷害。
這種特殊要求的木質在江夏無法尋到,而陶氏商行為這種木質尋找了整整一年,最後在豫章郡找到了一種木料,木質細膩,十分沉重,而且為堅韌,彎曲成半圓不折,木型細長而筆直,非常適宜用做拍杆。
拍杆長約六丈,重愈千斤,一頭固定在船上,平時橫放,綁縛在甲板上,攻擊時用繩控制,且有專門的放木槽,防止落下時傷著自己的船隻,這其實是一種戰船近身肉搏的武器,實用且犀利。
隋王朝南征陳朝時,隋朝水軍就是用這種拍杆擊沉了無數陳朝戰船,一舉摧毀了陳朝水軍。
在一片混亂中,兩船相擦而過,相距只有一丈,陳朔心急如焚,急聲大喊:“用盾牌防禦!”
距離近,容易被江夏軍拋擲火油攻擊,混亂中,數十名荊州水軍舉起了盾牌,迅速在船舷邊形成一道盾牆。
就在這時,有士兵驚恐地大喊起來,“快閃開!”
陳朔一抬頭,頓時驚得魂飛魄散,只見一根又細又長的黑影迎頭砸來,不少士兵嚇得跌跌撞撞奔逃,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沉重的拍杆砸在甲板上,船體承受不住這樣的重擊,上方咔嚓裂開一條大縫。
陳朔被一名士兵及時拉開,重重摔倒在甲板上,他這才看清楚了眼前可怕的物體,竟是一根黑黝黝的長木杆,長達六七丈,另一頭在對方大船上。
長木杆上有繩,吱嘎嘎又高高豎起了起來,陳朔大驚,他知道要發生什麼了,他也顧不上士兵,連滾帶爬向船尾奔去。
剛跑出幾步,拍杆再次猛地砸下,來勢凌厲,又是一聲巨響,戰船再也支援不住,只聽見船體連續傳來‘咔嚓!’的斷裂聲,裂縫一直延續到船底,大量江水湧進底艙。
陳朔已經跑到船尾,這時又是一聲巨響,這是第擊,大船劇烈晃動,並高高翹起,陳朔重重摔倒,他一回頭,驚得心都要停止了,船體已經斷成兩截。
士兵們慘叫著紛紛落水,船體斷裂處已經沉入水中,使大船兩頭翹了起來,陳朔身體向下滾落,他一把抓住了船舷,大喊一聲,奮力跳入了江中。
船隻沉入江中時會引起巨大漩渦,將周圍的人和物體一起捲入江底,陳朔深知這一點,他拼命划水,不顧一切地向岸邊游去。
此時天已快黑了,半明半暗的暮色籠罩在大江之上。
戰場上勝負已分,荊州軍主船被拍杆砸斷成兩截,漸漸沉入江底,另一艘戰場燃燒起大火,士兵們都已跳江逃亡,其餘艘戰船也被烈火點燃,混亂中向荊州軍水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