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再續前緣(第1/4 頁)
陳淑敏看著眼前的劉思桐,心中滿是疑惑和無奈。她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曾經的初戀情人,會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她的生活中,擾亂她的思緒。
劉思桐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哀傷,他輕聲說道:“淑敏,我知道你現在可能不愛我了,但我對你的感情從未改變。我只是希望能夠再次走近你的生活,重新找回我們曾經的美好。”
陳淑敏的心中一陣刺痛,她想起了他們曾經一起度過的那些時光,那些充滿歡笑和淚水的日子。然而,如今的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天真無邪的少女,她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也明白了愛情的複雜。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思桐,我們都已經長大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
劉思桐的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但他並沒有放棄:“淑敏,我知道我可能給你帶來了困擾,但我真的希望我們能夠重新開始。我會努力讓你重新愛上我。”
陳淑敏默默地搖了搖頭,她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無法挽回。她轉過身去,背對著劉思桐,緩緩地說道:“思桐,放手吧。我們都應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說完,陳淑敏邁著堅定的步伐離開了,留下劉思桐一個人站在原地,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惆悵。
破繭尋光:各自新程
陳淑敏離去的背影看似決絕,可每一步都似帶著千鈞重負。風撩起她的髮絲,仿若在輕訴往昔的糾葛,她緊攥衣角,指節泛白,努力剋制著內心的波瀾。自與劉思桐分別後,那些被塵封的回憶如潮水般在夜色中洶湧襲來,她想起最初的心動,像春日枝頭第一朵綻放的花蕊,羞澀而美好;又憶起後來的分離,現實的霜雪驟降,讓懵懂的愛意瞬間凋零。
劉思桐在原地久久佇立,望著陳淑敏消失的方向,眼神空洞而哀傷。過往的自信與灑脫仿若被風捲走,此刻的他,滿心懊悔與不甘。他深知時光無情,改變了太多,可心底總有個執拗的聲音在呼喊,讓他不願鬆開那根名為“過去”的繩索。他想起年少時,為給陳淑敏買到心儀的畫冊,在寒風中奔波打工;又想起爭執時,年少氣盛的狠話,如利刃般斬斷情絲,懊悔便如藤蔓纏緊心口。
數日後,陳淑敏全心投入工作,試圖用忙碌填補內心的空洞。她接手了一個棘手的專案,負責為一家瀕危的傳統手工藝坊重塑品牌。走進那間瀰漫著舊時光氣息的工坊,看到老匠人顫抖卻執著的雙手,她似看到了自己——同樣在堅守與放下間掙扎。她日夜鑽研,挖掘手工藝的獨特魅力,聯絡電商平臺、時尚博主,為其拓展銷路。在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新品釋出會上,看著精美的手工藝品重獲青睞,掌聲雷動,她眼眶溼潤,仿若在古老技藝的重生中尋到了自我救贖之路。
劉思桐也並未一蹶不振,他決心改變。偶然機會,他加入了一個偏遠山區的支教團隊,踏上那片貧瘠卻質樸的土地。破舊的教室、求知若渴的孩子,讓他內心深受觸動。他教孩子們繪畫、朗誦,用知識為他們勾勒外面世界的輪廓。夜晚,伴著昏黃的燈光備課,窗外蟲鳴唧唧,他腦海中偶爾會閃過陳淑敏的面容,可此刻,心中更多的是對未來、對這些孩子的期許。
一次,陳淑敏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了劉思桐當年為她畫的素描,筆觸青澀卻飽含深情。她輕撫畫紙,嘴角泛起一抹淺笑,沒有了往日的酸澀。此時的她明白,過去的感情是成長的養分,滋養她破繭成蝶。同一時刻,劉思桐帶著孩子們在山間寫生,看著孩子們眼中的光,他也釋然了,懂得放手並非失去,而是給彼此新生的機會。
後來,陳淑敏在行業內聲名鵲起,成為傳統工藝復興的領軍人物,她的笑容自信而從容;劉思桐結束支教後,投身公益教育事業,四處奔走,為更多孩子點亮知識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