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可她那顆心越來越難受。冷若冰霜的謝延尚且知道關心她一二,可謝慎呢?
顧綾想掉眼淚,不為情愛,只為自己愚蠢。
若是她聰明一點,哪怕只有一點點,是不是前世的悲劇,便不會發生了?
=======
日子平平淡淡過去,又是一旬。
四月二十八這日下了課,顧綾照舊去顧皇后宮中請安。
顧皇后今日難得沒有處理政務,坐在窗下紡織,一臺小巧的織布機,紡出的布料稀鬆平常,不見精巧。
顧綾湊過去摸了摸,含笑道:「姑姑有什麼煩心事?」
顧皇后貴為國母,每年都會親自養蠶採桑,捻線織布,以為天下表率。全天下人都說皇后娘娘溫婉賢德,乃古今第一賢后。
唯有顧綾知道,每當姑姑搬出這架織布機時,總是因為有了煩心的事情。
很小很小的事情,太醫診脈後斷言皇后不能生育,顧皇后坐在窗下,一整日都在紡織,隨後懿旨詔諭六宮,將所有皇子公主都記在她的名下。
再後來皇帝身子骨越發虛弱,無法處理朝政,朝野人心惶惶,顧皇后又紡織一日,很快說服皇帝,接手朝綱。
還有一次,黃河決堤,屍橫遍野,朝中爭吵不休,都認為賑災會導致京畿貧困,應順其自然。顧皇后以女子之身攝政,朝中很多人不服她,她便搬著織布機坐在朝堂上,沉默了一整日,那樣悲憫的沉默,最終讓滿朝文武都閉了嘴,才得以開了國庫賑災。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零零碎碎的小事,顧綾已記不清了。
顧皇后手一頓,輕嘆道:「阿綾來了?」
顧綾依賴地靠在她肩上,「姑姑若不開心,可以與阿綾說,阿綾雖無能,卻也能幫姑姑出些餿主意。」
「今日早朝,中書侍郎張屹然上書,要求本宮立儲。」顧皇后唇邊扯出一抹冷笑,「他說三皇子性情賢德,高山仰止,敏而好學,乃儲君的不二人選。」
顧綾垂眸,「張大人的姑祖母嫁的是二哥哥外祖父的堂弟。」
張家女嫁給崔氏郎君。
親緣關係已是遠了,可親戚關係本就不重要,只不過是借著姻親,好方便來往罷了。張家借著聯姻,早已與清河崔氏結成聯盟。
今日此舉,不過是借著抬舉謝慎,試探顧皇后是否有立儲之心。
但凡皇后漏出半分心思,他們就該各處使勁,送謝衡登上儲君之位。
顧皇后讚許地點頭,道:「阿綾長大了。」
顧綾抬頭問:「那姑姑準備怎麼做?」
「謝衡與謝慎皆是本宮抬舉起來的,本宮不願立儲,他們若敢輕舉妄動……」顧皇后莞爾一笑,摸摸顧綾毛茸茸的腦袋,柔聲道,「阿綾等著看吧。」
第19章 側妃
顧綾彎唇一笑,「姑姑睿聖英明如煌煌燭光,肯定不會讓他們得逞。」
笑著笑著,她忽然怔住。
她記起來,前世亦有這麼一遭,中書侍郎請求立三皇子為儲君,實為試探上意,順便將謝慎架到火上烤。
可結果卻出人意料,顧皇后非但未曾疑心謝慎,反而將謝慎送去中書省歷練。美名其曰「順從愛卿請求」,令對方有苦說不出。
謝衡一脈偷雞不成蝕把米,從此再不敢放肆。因謝衡入朝辦差得來的風光張揚,一夕成空。
姑姑的手段自是高明,輕輕鬆鬆斬斷謝衡的野心。可卻叫謝慎拿走全部的好處,今生,顧綾斷然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顧綾眉目微動,摟著顧皇后的手臂,嬌聲問:「姑姑準備怎麼教訓他們?」
顧皇后低眉,溫柔一笑:「他既盛讚謝慎,便叫謝慎去中書省給他做個助手,滿足他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