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5 頁)
六日夜間,羅耀武就與陳必時通了電話,商討了接下來的作戰行動。
雖然在戰術思想上,陳必時還是有點保守,認為應該集中力量吃掉廊坊的美日聯軍,再考慮擴大戰果,但是在羅耀武提出,用廊坊的美日聯軍做誘餌,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滅更多的美日聯軍,徹底瓦解美日聯軍在京津地區的戰略進攻之後,陳必時沒有反對,也沒有提出其他意見。
不管怎麼說,這裡是北方戰場,羅耀武才是北方戰區司令官。
更重要的是,這場反擊戰從一開始就是羅耀武提出來的,最主要的反擊戰術也是羅耀武提出來的。陳必時在很多時候,只是起到了支援羅耀武的作用,即幫助羅耀武說服思想更保守的劉誠志。
東北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讓陳必時相信,羅耀武有能力在這裡反敗為勝。
陳必時更加有理由相信,東北軍已經退出東北、成了客家軍,再退的話,就沒有立足之地了,百萬離鄉背井的東北軍戰士肯定會全力以赴,前仆後繼的投入這場戰鬥,在這場具有戰略轉折性質的戰役中證明自身的價值。
在得到陳必時的支援之後,羅耀武立即投入了戰略預備隊,即第二十七集團軍。
只不過,羅耀武與帕特里奇一樣,沒有立即讓第二十七集團軍投入戰鬥。主要原因不是時機不成熟,而是為了增強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戰鬥力,羅耀武將第十五集團軍摩步師調了過來,增強給第二十七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仍然穩穩當當的守在北京北面的山區裡,沒有多少機會使用這個摩步師,留著也是浪費。因為調動部隊需要時間,要想不引起敵人注意,更需要時間,所以羅耀武不得不延遲第二十七集團軍投入戰鬥的時間,準備等到該集團軍達到最好狀態的時候,再發起新一輪反擊。
這一等,反而等來了機會。
七日夜間,d集團軍到達武清前線,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陸續將a集團軍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替換了下來。因為d集團軍有三個美軍主力師,而且都建制完整,所以隨後又把第二機步師替換了下來。
經過數個小時的短暫休整、補充好彈藥燃料的第一裝甲師與第三機步師踏上了救援被圍部隊的征途。這個時候,第二機步師已經撤了下來,開始在後方休整,並且對各級作戰部隊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每個營都有足夠的戰鬥力。
美軍的救援部隊在八日天亮前大約三個小時出發。
突擊路線很直接,就是沿著一零五國道向廊坊進發。
為了確保突擊部隊順利穿過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線,在地面部隊開進前半個小時,美日聯軍的空中力量就對一零五國道兩旁的防禦陣地進行了反覆轟炸。等到突擊部隊上路,美軍還出動了數十架a…10c攻擊機,在戰場上空巡邏,隨時攻擊東北軍的阻擊部隊,盡最大努力讓突擊部隊不受威脅。
第十六集團軍並沒前來阻擊,因為當時該集團軍的主力全部放在了武清,正在與美軍打城市戰呢。只不過,美軍的突擊部隊並沒能夠順利穿過東北軍的防區,因為在無法抽出第十六集團軍的情況下,陳必時將武清的全部預備隊,也就是三個新編集團軍的大約七萬名官兵全都放在了一零五國道兩旁,防區從武清一直延伸到距離廊坊市區不到五公里的地方,總共設定了十多道防線,而且每一道防線上都有足夠多的兵力。
平心而論,完全由步兵組成的新編集團軍根本擋不住美軍的裝甲突擊部隊。
只不過,在如此密集的防禦面前,美軍突擊部隊的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可以說,美軍除非真正做到不顧一切、連傷亡也不在乎,不然突擊部隊就不可能無視進軍路線上的那些東北軍將士。
要知道,為了阻擊美軍的救援部隊,武清守軍幾乎把能用上的辦法都用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