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清宮檔案秘聞 > 第146頁

第146頁(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列國大修士凡人流:參天竊道仙子很兇魔王,穿越百年的愛!驚霄長風破浪濟滄海0修個仙,泡個妞靈淵啟世:逆途破穹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乾心論道靈骨仙緣仙淵破天異世帝尊是神偷

們可以看到,他經常服用補益與長壽的保健品,如龜齡集、龜齡酒、松齡太平春酒、椿齡益壽藥酒、健脾滋腎狀元酒、丸劑健脾滋腎壯元丸、密壽固本仙方等。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年(1775)以後,也就是在他年逾花甲、壽至耄耋時還經常服用一種名叫八珍糕的保健食品。其方組成為:黨參二兩,茯苓二兩,白朮一兩,薏米三兩,芡實三兩,扁豆三兩,□□三兩(檔案殘缺),□□三兩,白糖八兩。合在一起,研成末,同白米粉蒸糕。年老的人,飲食起居沒有規律,百病易生,而八珍糕具有不寒不熱、平和溫補、撫養脾胃、益氣養血之功效。既是食品,又是補品,乾隆晚年經常服用八珍糕是再合適不過了。

光緒十三年(1887),正是慈禧太后二度垂簾聽政的年代,這一年慈禧53歲,日常神情已漸入老態,且患有消化不良、氣血不足、行動眩暈、體乏無力等症。九月十四日總管太監李連英奉旨由同仁堂傳來如意長生酒,具體應用為:陳存捐性加減史國公酒四十斤;陳存捐性加減五加皮酒六十斤;鮮木瓜絲酒十斤;外兌木瓜酒一百斤;以上共合一處,蒸淋入缸內,數年捐妥用之(捐性、捐妥,意為清除副作用)。此酒除風祛濕、化食止渴、疏通血脈、強筋壯骨,長期服用,可&ldo;得心如意,益壽延年。&rdo;慈禧太后服用後,精神大為好轉,李連英奉承老佛爺顯得年輕多了。

有病治病,無病早防是清宮日常保健的重要方面,無病、小病、換季的時候都要進行調理補養,分季節進行調理養身,是中醫的傳統,只是清宮更加講究,力求完美罷了。在清代宮廷醫案中,分季節使用的保健類藥品,調治兼顧,尤其自道光朝開始日漸普遍。保健品有飲料和丸、散、膏、丹等種類繁多,僅以代茶飲為例,代茶飲就是宮中常用的保健品,應當強調的是,代茶飲不是用茶葉沖泡而成,而是由各種藥物組成。在清代宮廷醫案中,應用代茶飲的記載很多,其藥物組成多寡不一,治療作用各有不同,應用範圍廣泛,頗受宮中之人歡迎。歸納起來,代茶飲有:解表類代茶飲、清熱類代茶飲、去暑類代茶飲、溫中類代茶飲、補益類代茶飲。僅以補益類代茶飲為例,此類代茶飲屬滋補劑範疇,主要作用於補氣、補血、滋陰等虛損症。道光八年(1829)十二月十三日御醫診得:&ldo;全貴妃脈息漸緩,原系大病初癒,元氣未復,今屆大寒節令,恐傷正氣,議用代茶飲&rdo;。其配方是:&ldo;人參三分,黃芪三錢,甘草五分,水煎代茶。&rdo;此茶人參、黃芪、甘草並用,可起補氣之作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李青踏上修真途我,女帝相父,開局指鹿為馬笑閻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