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3 頁)
七月份就準備立妃。卷一百三記載,在八月二十二日,則被正式冊立為賢妃。冊文中順治帝稱讚她&ldo;性資敏慧,軌度端和&rdo;。在九月二十八日,又越過&ldo;貴妃&rdo;這一級別,準備立她為&ldo;皇貴妃&rdo;了。卷一百五,則對十二月初六日舉行的正式冊禮,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冊文中,順治帝再次稱讚董鄂妃&ldo;敏慧夙成,謙恭有度,椒塗敷秀,弘昭四德之修&rdo;,並且為了這次冊立,頒發詔書,大赦天下,將自己喜悅的心情推及到了全國。該詔書長一百九十厘米,寬九十三厘米,目前仍然完好地儲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這樣,董鄂氏從入宮到晉升為等級最高的嬪妃‐‐皇貴妃,不過用了半年的時間,況且因其冊立之事還頒發了大赦詔書。頒詔這種禮遇,通常只發生在冊立皇后的時候。但她確也做了皇后‐‐是在死後被追封的,時間是順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1660年9月25日)她病逝後的第三天,諡號為&ldo;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rdo;。這個時候,順治的皇后尚在位上,那是孝惠皇后,是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名叫博爾濟吉特氏這位經歷了董鄂妃的被寵幸而險些被廢的孝惠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才去世,享年七十七歲。這樣,如果取諡號的前兩字,董鄂妃又是&ldo;孝獻皇后&rdo;;取後兩字,也就稱&ldo;端敬皇后&rdo;了。
董鄂妃的去世,令順治帝非常難過。在《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三十九記載,去世的當天,順治帝傳諭,親王以下,滿漢四品官員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婦等人,全部聚集到景運門哭臨,這就是全部的皇親國戚了。而移送梓宮的時候,這些人又必須隨同護送。卷一百四十記載,順治帝為董鄂妃的去世輟朝五天,穿了十二天的喪服,朝廷官員和命婦們為此穿的喪服,直到二十七天才被允許脫下。卷一百四十二記載,到了百日祭奠這天,又是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各官命婦以上,全部齊集舉哀。另外從他親撰的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狀》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借小小的筆端,用日常生活串起了董鄂妃的優良品行,並傾注了自己的綿綿愛意。如此不同尋常的晉升速度和如此不同尋常的禮遇,只說明,順治深深愛著這位董鄂妃。但這位極度受寵的董鄂妃,因為記載她來到順治身邊的年齡是十八歲,就引起了後人對她入宮前的身份的猜測。因為基本概念是:她是不可能透過報選秀女這個正常渠道直接走近順治的。清朝相關的法規限定,報選秀女的年齡是十三到十六歲。如果隱瞞不報,身為滿族軍官的她父親,是要依照相關法規受到處罰的。所以,她這樣的年齡,是從什麼渠道入宮的呢?最廣泛的猜測演義,就是說,她是被擄獻入宮的江南名妓董小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