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京城多錦繡(第1/2 頁)
京城多錦繡,卻不見得特別繁華,相對於幾個大郡府邸,地標建築也少了些巍峨氣勢。
無憂國五山四水一平原,唯一的一份平原,大多被京城佔據,可能這片平原才是不危山藏書中記載的無憂小鎮吧。
李西山看書不認真,記不清了。但就大體位置來說,應該是了。
錦繡京城,指的都是讀書人——畢竟是讀書人琢磨出的說法。
京城人多,倒是真的,街道和住宅有些擁擠。
讀書人在京城最不值錢,讀書人卻最嚮往京城,也最渴望在京城留下來。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人學問夠高,就會漸漸接觸這些東西。
其實,不接觸這些東西,讀書人也是按這個路子做的。
歷史上好像有個做了皇帝的泥腿子,也是這麼做的,而且真的做出了點治國平天下的樣子,殊為難得。
不過,做皇帝之前並不知道有這麼個說法,等到知道有這麼個說法之後,反而不承認自己之前不知道了。
更真實的真相,其實還是讀書人長的心眼,治國平天下,不是誰都有那份野心,但說前面那些東西,不讀書就沒有做嗎?
想出來的,可謂一朝得道,但是說出來,就只是為求名得名。
聖人不說,只是聖人無名罷了。
先不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做得怎麼樣,治國、平天下,有比京城更合適的地方?
讀書人要眼界高、要心氣高,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書沒有白讀,如何才能證明自己都學好了、做到了、已經站在了先賢的肩膀上了?
不用多說,治國平天下就行了。
既然都站在先賢肩膀上了,好意思不去治國平天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人利字當頭,讀書人是把利字放在後面的。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讀書人,首要聞達。
聞達又分多種,其中最厲害的當屬不求聞達於諸侯,不求聞達於諸侯,恰恰最先聞達於諸侯。
當然,為不為諸侯所用,又是另一回事。
最最最最厲害的,還能選擇為哪位諸侯所用,甚至利用王侯實現自己的抱負,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
大多數讀書人,能有所依附就不錯了,所以一開始感激涕零者多,長此以往,鞠躬盡瘁者,反而極少。
李西山和楊見山走得萬分辛苦,尤其李西山,真的忍不住就要給前面的讀書人支個招,這樣下去,真的沒有前途——花再多的錢,也不行啊。
讀書人家裡真是個有錢的,就這個花錢法,看樣子已經持續不短的時間了,家裡有礦啊,金山銀山那種。
讀書人學有所成,金榜題名後,卻被人晾在一邊了。
聽說是暫時官位不缺,先留在京城做個候補云云。
考完試,一兩年間,讀書人是頂高興的,畢竟是二甲進士出身,名次還是靠前的。
一甲進士及第,肯定是直接進入朝廷供職,運氣好的陪在天子身邊,運氣差一些,也能得個京官。
三甲同進士出身去往地方補缺。
二甲進士出身可以直接去地方赴任,也可以留在京城補缺。
無憂國全國只有一種考試,就是進京殿試。
京城每十年舉行一次考試,無憂國讀書人其實挺多的,敢進京考試的百不存一。都說是讀書人書讀多了,容易膽氣不足骨頭軟。
據說歷史上有一段時間,連續十次考試,人數都超過了三百人,不過現在考試的人數差不多隻有那時的一半了。
明明讀書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