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契丹大軍被趕回了遼境,但只要燕雲十六州仍在遼朝手裡,類似後晉滅亡的陰影,隨時在中原王朝的頭頂上盤旋。其後的歷史確實一再重演了相似的片斷。
細說宋朝6:陳橋兵變
清人查慎初詩云:&ldo;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rdo;要說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的陳橋兵變,還得從他在後週末年的實力地位說起。
趙匡胤出身於將門,祖籍雖是涿州,卻出生在洛陽夾馬營,至於《宋史》本紀說他生時&ldo;赤光繞室&rdo;之類的話頭,令人想起劉邦斬蛇的故事,那是後來的附會。儘管家境還優裕,他卻從少年時代就獨自走南闖北。這是一個靠武力和兵權奪天下的動亂年代。後漢乾佑元年(948年),他投到樞密使郭威的帳下當一個普通計程車兵,開始其戎馬生涯。郭威建立後周,趙匡胤受到郭威的養子柴榮的賞識。顯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榮即位不久,匡胤因戰功卓著,兩年以後就升至殿前都指揮使。
躋身禁軍高階將領的趙匡胤,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匡胤任職的殿前司系統,兵員雖少於侍衛司,確是禁軍的精銳所在。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卒於顯德三年,位至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因而匡胤在侍衛司裡也有盤根錯節的關係。他以拜把子兄弟的方式,團聚了一批生死與共的鐵哥們,號稱&ldo;義社十兄弟&rdo;。
這十兄弟是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勛、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和趙匡胤。這些人大多是後漢初年投奔郭威麾下的,現在已是禁軍中手握兵權的中高階將領,而趙匡胤是他們的領袖。除了義社十兄弟,匡胤還有不少身為禁軍將領的好友,例如慕容彥釗、韓令坤、高懷德、趙延徽、趙晁等。這張名單與任職足以說明:代周前夕,匡胤已在後周禁軍中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
與此同時,趙匡胤也蓄意構築自己的智囊班底,其首席人物當然就是那位鼓吹&ldo;半部《論語》治天下&rdo;的趙普,其他還有匡胤之弟趙光義和呂餘慶、劉熙古、沈義倫、李處耘、王仁贍、楚昭輔等。
除了趙匡胤,當時覬覦皇位的至少還有二人。一是張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一是李重進,郭威的外甥。郭威去世前,任命張永德為殿前都指揮使,讓李重進擔任馬步軍都虞候。高平之戰後,趙匡胤奉世宗之命整頓禁軍,把武藝超群者選入殿前司,殿前司的實力和地位進一步上升。但張永德官職依舊,他對李重進升為馬步軍都指揮使大為不服,向世宗密告重進有&ldo;奸謀&rdo;,挑明瞭兩人的勾心鬥角。世宗便特設殿前都點檢讓永德擔任,讓他在地位上與李重進平起平坐,而他的殿前都指揮使就由匡胤頂替了。
顯德六年,周世宗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忽從地中得一木牌,上書&ldo;點檢做&rdo;,聯絡京師流傳的&ldo;點檢作天子&rdo;的謠傳,很顯然是中傷張永德的。這塊一箭雙鵰的栽贓木牌出自誰手,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李重進一派,一是趙匡胤一派。但後者可能性更大,因為趙匡胤屬於張永德派系,要完全擺脫永德的控制,必須把他從殿前司最高的位置上拉下來,自己取而代之;趙匡胤北征時始終拱衛在世宗身邊,最有機會作手腳。
世宗北征回京,即身染重病,安排後事。他命宰相範質、王溥參知樞密院事,魏仁浦兼樞密使,三相併掌軍政大權,以輔佐年僅七歲的幼主。武臣方面,他命李重進率部防禦河東,罷免了永德殿前都點檢之職,讓他出鎮澶州,而改命匡胤任殿前都點檢。世宗對張、李固然不信任,對趙匡胤也是忌防的,下令軍務由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同平章事韓通裁決。世宗託孤的文武大臣很明確,張、李、趙都不在其列。
六月,世宗去世,恭帝即位。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