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於中國,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垃圾。
王書輝認為,明朝末年這個時代,在整個中國的宏觀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節點。
中華文明發展到這個時代,是重新走上已經僵硬沒落的封建主義思想的回頭路上去,還是打破桎梏,走上獲得新生的重新復興之路。一方面要清除外部因素,抵抗和消滅野蠻種族對中華文明的器質性傷害。
另一方面,就必須透過復興春秋思想,選擇百家思想中的一家與中國發展到新社會階段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發展和創造出一個適合中國實際情況,中國人民能夠接受的,新的理論體系。
王書輝在有穿越門神器的支援下,並不缺乏物質和技術上的支撐。因為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個人口龐大的國家,他甚至也不缺乏人力資源的支撐。
但是,他急迫的需要一個能個與明末的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相符合的,能夠推動中國向新的社會階段進步的,新的思想理論,來號召和凝聚自己的團體。
雖然掌握著未來世界的先進思想和海量知識,王書輝深深的知道,在沒有經過實踐的思想理論指導下,以此改造社會的話,都會經歷一個可怕的,反覆的,充滿了鮮血和戰火的過程。
好在王書輝雖然沒有偉人的魄力和天才智慧,但是他有一顆文科生外皮下,冰冷的工業主義者的價值觀。他透過對資料的總結做出了一個缺乏智慧,但是充滿了可操作性的決定。
他要把荀子思想,改造成披著荀子外皮的,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核心的,結合中國實際國情的思想理論體系。
簡單的說,就一個明末版的偉人思想。他的具體做法,就是要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貫徹唯物論,實踐論和矛盾論三個基本理論觀點。
選擇荀子思想的原因在於,無論明朝末年的思想領域事實上是怎麼看待荀子的,但是荀子仍然是公認的儒家思想家。而在荀子的經典中,他的具體思想主張,又完全與已經僵化和混亂的明末主流的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不同。
荀子的主張是唯物主義的,荀子思想對於歷史和世界的認知,是發展和辯證的。
王書輝在精心的挑選和後世的資源的幫助下,對荀子思想進行了初步的判斷分析。
他認為荀子“明於天人相分”的觀點,可以發展為客觀唯物論的觀點。
荀子在對世界執行規律的觀點上,完全不同於孔子,孔子認為“天命”(物質世界規律)是一種盲目的主宰力。孔子及其弟子和後學力圖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貫通,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獲得存在論的支撐,另一方面又將“天道”(物質世界規律)唯心主義化。
荀子思想選取道家在“天道”(物質世界規律)上的自然觀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論宗旨卻不在於走向自然主義的道路,而在於凸現“天人相分”既物質世界規律與人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凸顯“天道”(物質世界規律)的客觀唯物性。
荀子在《天論》中寫道,“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荀子思想認為,世界執行的規律是客觀性的,沒有意志、善惡、好惡的主觀性。
“天道”是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是物質屬性的,不是意識屬性的。荀子思想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自然機能看成客觀的,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視為物質的。荀子思想認為,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
在對世界認識的客觀性和物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