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席間菜餚從炸魚到煮菜應有盡有,還佐以可以喝個夠的中國白酒。飯後,乘客們開始娛樂助興。明星表演者是一位著名的旦角,他正前往四川要開始他的巡迴演出;他的嗓音尖細得讓人大吃一驚。他還用胡琴自拉自唱,這是一種中國式的小提琴,弓弦雖少,但音調動聽。他的女兒和他一起旅行,她堪稱小美人,只有四五歲大,當她用早熟而沉著的聲音唱起來時,大家都樂了。而後來更讓我開心的,是看到她在房間的角落裡漫不經心地在那裡吹肥皂泡。另一位表演者是位年輕夫人,她戴一副玳瑁架的眼鏡,穿一身綠色的薄紗旗袍,她彈起風琴想讓我們開心。她會一些中國小曲,只會一首外國曲子《伏爾加船伕曲》,但她的演奏卻讓人感到煩。在演奏中國曲子間歇時,她都會插進演奏這首外國哀怨的曲子。每當她演奏時,她和晚會上的其他人都對著我笑,因為我是這條船上惟一的西方人。我當然也是笑,笑,笑,直到哀怨的樂曲最後結束。
佩克是在1937年7月回到北平的,他目睹了七七事變後8月8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北平列隊入城的歷史一幕。(參見《民國,風雨飄搖中》一章)
目睹日本軍隊的進城隊伍,作為一個美國人,佩克還感到一種難堪,因為他注意到,日本的機械化部隊駕駛的都是美國的汽車。相當多的卡車裡滿載的汽油也是美國的產品。這一歷史場面,留在了他的筆下。
佩克結束第一次中國之行是在1937年10月。他對離開時北平的淒涼景象記憶深刻:
我最後一次離開北平是在10月中旬的一個溫暖的下午,在站臺登上火車,只見站臺靜靜地躺在爽亮的秋天的陽光裡,顯得冷清。兩個月前,開往海邊的火車則是擠滿著逃難的人群,自上海爆發戰爭後,這一狀況被中止了。這樣,這輛列車上幾乎沒有中國人,車廂裡空得很,只有一些日本軍官、叫賣的小販以及護衛日本士兵的警察。在行李車裡,被火化了的日本死者,裝在白色的骨灰盒裡被運走。
正是在這樣的氣氛中,佩克返回美國。他在中國目睹的一切,使他再也不會擺脫中國記憶對他的精神影響。他會繼續關注這裡。這樣,當他得到機會重訪中國時,他便不顧戰時的危險和艱苦,毅然來到了正面臨著大轟炸的重慶。他願意和中國人一起走過戰爭。
1937-1943年第42節 佩克的中國故事(3)
3
最初對佩克產生興趣,是在我翻譯美國作家彼得的專著《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的時候。彼得的父親克里斯多福與佩克是好朋友,抗戰期間也在中國,先為美國戰時情報局工作,戰後擔任幾家報刊的駐華記者。他和佩克一同親歷中國風雲。回到美國之後,他們仍然常常來往,一起切磋、討論對中國問題的寫作。少年的彼得對中國的瞭解,也正是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彼得說:&ldo;佩克是我欣賞的一位卓越的中國通。&rdo;他寫到,佩克第一次來到中國時,便迷上了中國文化,開始在北平學習中文,學習京劇。佩克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深入瞭解中國。
彼得在書中這樣描述了佩克的第一次中國之行:
據赫西(《時代》週刊國際主編‐‐譯註)講,佩克在遊船上靠給旅客畫炭筆速寫賺錢。赫西後來回憶,當佩克環球旅行時,不住地往肚子裡灌酒。&ldo;他在旅途中給我寫了不少信,我敢說他一直在喝酒,因為信上的字越寫越圓,越寫越大。&rdo;在天津,佩克跳下船。在他的第一本書《穿越長城》中他寫到此事。該書講述他在中國的最初見聞。當時在北京他拍過一張照片,佩克看上去是個溫和、發胖、棕色面板的青年,穿著白短褲、白襪子、夾克,系一副蝴蝶結,頭髮柔軟捲曲。柔和的臉龐上眼睛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