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河西故事(第3/4 頁)
“牛尚書,請問一下,河西武庫之兵戈,弓弩,箭矢,盔甲,橫刀陌刀,馬鞍馬鐙等軍備,是本地自產,還是來自關中?”
方重勇沉聲詢問道,已經在桌案上鋪開大紙,準備記錄。
本來牛仙客還在想一個孩童會問出什麼問題來,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就直指河西四郡的最大弱點!
“小郎君有所不知,河西所有軍備,皆是來自關中,其中多半來自長安。而長安的許多弓弩等物,又有來自關中以外的地方。
河西走廊多為沙洲,草場繁茂,樹木卻是不多。製備弓弩所需之木料,河西無法提供,連栽樹都等不及,又哪裡有樹木可以砍伐呢?
至於造甲冑所需,除了冶煉生鐵所需的鐵礦外,還需要將木料燒製為木炭。這些東西,河西都無法自產。而府兵從軍所需的弓弩,橫刀,箭矢,許多都是來自粟特商賈,其來源駁雜,不可一概而論。
鄭侍郎不愧是當戶部侍郎的人,發問真是一針見血。河西之患,在於軍備。”
牛仙客忍不住讚譽了鄭叔清一番。
“嗯,這些某都記下了。那麼再問牛尚書一個問題,河西缺糧麼?缺多少?哪裡缺?”
聽到這個問題,牛仙客與鄭叔清二人都面面相覷,方重勇那“缺乏常識”的毛病又犯了。
牛仙客哈哈大笑道:“這是小郎君自己想問的吧。河西盛產糧秣,併為朝廷養馬七萬匹。不過朝廷屯田之地多的僅在涼州甘州而已,其他地方包括西域,都要靠這裡供給糧秣。
關中缺糧的時候,河西反而要為關中供給糧草呢。”
說起自己的家鄉,牛仙客忍不住一陣自豪。
方重勇輕咳一聲掩蓋自己的尷尬,他前世的時候甘肅腹地生態已經被破壞得不成樣子,缺水缺到人嗓子幹疼。
但此時的河西走廊,特別是涼州那一帶,乃是朝廷花了大力氣屯田的膏腴之地。可以看做是西域跟河西走廊西段的糧草供給倉庫。
甚至前兩年關中缺糧了,涼州那邊還運了不少糧食到長安!
“河西府兵多麼?還是在當地募兵,家眷都在當地麼?”
方重勇一連串問了幾個問題。
牛仙客臉上表情一陣恍惚,像是回到了當年的歲月,他想了想搖搖頭道:“這些事情當真是一言難盡。那些人雖然還叫府兵,但早已不是府兵的規矩。
村中男丁,有過從軍經歷者,十之八九,可謂民即是兵,兵亦是民。朝廷照本宣科的處理河西之事,那是行不通的。
府兵軍籍的各類人,皆以年過五旬,且不再增加。剩下的都是募役、土團,邊塞將士苦,已多年無輪換,大部分都在河西落戶安家,朝廷賬冊,恐無以為信。”
牛仙客向方重勇介紹了河西邊鎮令人觸目驚心的兵制。
所謂府兵,早就是名義上的字眼,至於府兵的規矩,像什麼“兄弟二人從軍還一人”之類的規矩,更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的自欺欺人之舉。
就算是募兵,因為多年不曾輪換,大部分內地招募的兵員,都在當地落戶結婚生子了。而河西戰事頻繁,各種渠道從軍的男丁數不勝數。
若是把貴族老爺免兵役,再加上老弱也排除的話。
那就是全民皆兵!
牛仙客說,他在營田官麾下當差的時候,見過五十七歲的府兵,後來死在了戰場上。他兒子二十歲,次年也死在了戰場上。
至於絕戶沒有,牛仙客不知道,因為那時候他已經高升,去了別處當官。
河西之所以繁華,一是處於絲綢之路的關鍵通道上,位置非常關鍵。二來也是軍屯和大範圍的軍事化在一定程度上剋制了土地兼併。
這裡註定不可能有什麼世家大戶,向著朝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