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7章:禁奢令頒行!包希仁打坐開封府(第1/4 頁)
大慶殿內。
蘇良講完後,便面色平靜地回到了官員隊伍中。
這一刻。
群臣皆陷入深思。
三司使王堯臣本覺得此等奢靡之風,無傷大雅,乃是彰顯大宋強盛的一種體現。
昔日唐介所諫,有些固執己見,實乃小題大做,杞人憂天。
但聽到蘇良這番分析。
道出了此風氣對富者、窮者、年幼者、年長者等各類人群的影響後。
不由得也覺得奢靡競富之風必須禁止。
此等風氣。
壞的是天下百姓的精氣神。
毀的是讀書人用‘仁義禮智信’建造的道德秩序。
……
一眾上過諫言課的官員,更是對上諫有了新的認知。
曾經。
他們以為的上諫。
是借聖人之言,借祖宗之法,借士大夫官員的行為準則,站在道德的最高處,表達態度和情緒。
很多人都是從眾,或以自我的立場站隊。
這樣的諫言奏疏。
不消半日便可寫成。
看上去也是義憤填膺,也是處處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
但就像雕花的扁擔,中看不中用。
許多官員一篇三千言、五千言反對奢靡競富之風的奏疏。
力度甚至都不如蘇良那一句“汴京街頭侃侃而談的是商人而非讀書人”,更不如那一句“人人以錢為聖賢,我大宋恐將退化成蠻夷”。
有理有據。
比任何花招都管用。
上諫。
不是紙上談兵,不是誇誇其談。
是需要了解實情,分析利弊,提煉出最恰當的結果。
是需要下苦功夫。
從蘇良對汴京街頭百姓競富之事的描述。
就能看出。
蘇良這番諫言,不可能是悠哉悠哉坐在擺放著兩個火紅炭盆的臺院屋內空想出來的。
……
這一刻,趙禎已願納諫。
而他更樂於看到的。
是蘇良打造了一個優質的諫言樣本。
今日之後,官員們上諫定然會懷柔許多,挾制君上的舉動必將大量減少。
稍傾。
趙禎環顧下方,高聲道:“眾卿,如何看待蘇御史的諫言?”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大慶殿內的官員紛紛拱手,表示贊同。
趙禎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文彥博。
“朝會後,中書便著手撰寫禁奢令,至於後宮之事,朕來處理!”
“臣遵命!”
中書省諸相公紛紛拱手。
……
片刻後。
朝會散去,百官各回衙門。
趙禎坐在偏殿,眉頭緊鎖,心中思索著該如何懲罰張貴妃和尙美人。
二妃愛美。
在宮內使用點翠飾品和鹿胎冠,且被民間百姓爭相效仿。
重懲,自然是對禁奢令最大的支援。
但二者鬧起脾氣,趙禎還真有些頭疼。
他雖為官家,但對待自己的愛妃,還是要哄著來。
後宮眾妃。
像曹皇后那般懂事識大體的,寥寥而已。
就在這時。
首相文彥博請求覲見。
趙禎令內侍將其帶了進來。
“文相,坐,你對禁奢令還有疑問?”趙禎問道。
“沒有。臣只是想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