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4/5 頁)
這一夜,北狄註定不平靜。
端王知道狄國國主去世、新任國主即位的訊息時,已經是好幾天之後了。他微微錯愕,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譚無求一直觀察著端王的神色,見端王有些疑惑,他補充道:“有人說,新國主即位那天晚上,宮中流血了。耶律衍的親信死傷大半,非常慘烈……”
“那夜之後,耶律衍不知所蹤。”
☆、第二零七章
耶律衍沒有往南走。
他在往北走。
曾經因為所謂的“責任”和“國運”而對端王放手的他,怎麼可能在失去所有的情況下南下?
再一次以喪家之犬的姿態,博取端王的同情和原諒,然後呢?
然後日子怎麼過?
即使他夠不要臉,端王的日子能好過嗎?
耶律衍對北狄並無太大的歸屬感。
回想起來,兄長當時會保他大概是因為那個節骨眼上兄長正好需要一把刀,替他理清北狄的障礙。要是這個兄長真的視他如弟,當初他遭遇伏殺時為什麼不伸出援手?
到了這個年紀,還講什麼情分不情分本就太過天真,他大概是在南方呆久了,忘記了草原人骨子裡的寡情和無義。即使是他,不也要在手無寸鐵的部屬拼了命陪他殺出重圍時才真正看清楚誰才是真心誰才是假意?
想到石敢當臨死前為他不值的憤怒神色,耶律衍心中燃起了陣陣怒火。他們本來不應該死的,要不是繳械入宮,被圍起來剿殺,他們都是大草原最英武的男兒,怎麼可能死得那麼窩囊!
最讓他心寒的是,那位“兄長”連自己的死都能拿來算計。要不是他逃了出來,說不定也已經身首異處!
這種能把自己快要病死的訊息拿來當餌的人,哪能指望他能真心把他當弟弟?
耶律衍一出王都,立刻北上召集人馬。北邊是他的天地,這些年他下意識地避開南面,一心在北部經營,北方人對他的忠心遠超於對“北狄”的忠心!
一場巨…變悄然地在北狄的北方醞釀著。
狄國王都嚴陣以待。狄國國主的兒子出現得並不多,大夥只知道他身體不好,小時候幾乎天天下不了床。這種上不了馬背的廢物,哪有人服氣?即使是狄國國主,對這個兒子也是很不滿意的。
狄國國主會改變主意,把國主之位傳給兒子,是因為他觀星象發現北狄必然會亡於耶律衍之手。狄國國主想到耶律衍對端王的心思,越想越不安穩,經常與王都中的得道高僧借談佛法之便探討時運。
在幾次有心試探過後,狄國國主得出一個結論:絕對不能把狄國交給耶律衍,否則耶律衍會把狄國囫圇著送給南人!
畢竟是在南邊生活了那麼久的人,耶律衍對南邊的感情是很深的。更何況耶律衍還一心連著那邊一個皇親?
最後讓狄國國主下定決心的,是他病危時聽說耶律衍冒雪往南邊跑的訊息。耶律衍會忍不住的,耶律衍遲早會忍不住的,所以帝國絕對不能交給他!
狄國國主深知耶律衍的脾氣,一旦失了國主之位必定不會甘於人下,肯定會興兵造反!於是他命人把耶律衍的部屬統統請進宮,圍起來就地格殺。
可惜他的算計不夠周密,終歸還是讓耶律衍跑了。
狄國王都人心惶惶。誰都知道定海王耶律衍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制定嚴苛的律法,對罪犯絕不姑息,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子弟,凡是犯到他手上就等著被剝皮削骨吧!即使是跟隨在他身邊的人,也經常被打得半死扔出去發賣為奴。
這傢伙是地獄裡跑出來的惡修羅。
誰都覺得他會毫不留情地殺回來!
在狄國王城之中,氣氛倒是很祥和。在花樹之下,坐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