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四郎聽了絕大多數,還以此反推了一波:&ldo;怪不得以前大伯孃養的母豬,好不容易下了十多個仔豬,只養活了一小半。還有一次,母豬下了崽沒多久就癱了。從那以後,大伯孃就跟娘一樣,寧可每年開春捉豬崽,也不想費勁兒養母豬了。&rdo;
王香芹瞭然。
鄉下人家養豬的多,養母豬繁殖的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沒這個意識,跟原先一樣的餵法,直接導致胎兒營養不良,流產死胎倒是不太多,但生產下來後,看著就沒精氣神,或者養不了多久就沒了。
這個道理其實還通用於人,為啥這年頭的小兒夭折率那麼高,除開一部分是因為醫療水平不夠外,還有些原因在於胎兒在母體中並未好生發育。說白了,當孃的自己都吃不飽,肚子裡的孩子怎麼可能養得好呢?先天沒調養好,哪怕勉強生下來了,這身子骨又能好到哪裡去?更可怕的是,好多人家在孕婦懷孕期間倒是讓吃飽喝足的,可一旦生下來了就不管了,彷彿任務完成了,你該幹啥就幹啥去吧。殊不知,母體未保養好,會直接導致泌乳問題,從而影響到初生兒的身體健康。
老朱家正好有個孕婦在,王香芹上輩子沒結婚也沒生過孩子,因此對孕婦相關知識瞭解的不深。不過,她還是提醒了家裡人,要給溫氏多補充些營養,還拿了她養的母豬舉例子。
王香芹倒是好意,只可惜溫氏並不領情。
非但不領情,還氣了個夠嗆。
&ldo;大郎,你說四弟妹她到底是啥意思啊?一面又說讓我好好養身子,一面又提她養的母豬……她這是拿我跟母豬比?哎喲氣死我了!&rdo;
關鍵還不在於王香芹拿母豬跟溫氏比,關鍵是比還沒比過。
這就很尷尬了。
更慘烈的事情還在後頭,隨著初春的到來,豬舍裡最早懷孕的母豬終於到了預產期。王香芹是有系統這個金手指的,會提前通知她每頭妊娠母豬的具體預產期,這個時間是相當準確的,但也不一定百分百正確,畢竟每頭豬的情況都不同,偶爾提前個一天半天的,也屬於正常範圍。
早有經驗的王香芹提前小半日就蹲守在了即將臨盆的母豬欄裡,至於所需的東西更是早早的就備下了。
母豬臨產前,王香芹就在其豬欄裡提前鋪上了清潔乾淨的幹稻草,全是用滾水燙過後又仔細曬乾的,保證乾淨無憂。等母豬分娩後,立刻更換墊草,將汙物清除,時刻保證墊草和整個豬欄的乾燥清潔。同時還要防風傾襲,畢竟眼下還是初春,外頭仍是挺冷的,母豬剛分娩完的第一天,需要格外得謹慎。
同時,因為在分娩時失水過多,母豬會格外得身體虛弱疲乏無力,因此王香芹提前準備好了麥麩鹽水湯,成分倒是簡單,不過是麥麩加食鹽和水,視情況餵個兩三次。
做這些事情時,王香芹壓根就沒有瞞著其他人,起碼沒有刻意隱瞞。尤其她本人必須在分娩母豬欄裡,四郎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其他事情,寧氏和二郎也加入了進來,家裡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幫了些忙,只溫氏除外。
這回倒不是溫氏故意拿喬,而是朱母不讓。
他們這兒的風俗習慣裡,有一條就是懷孕的女人不可以進產房。雖說情況有些不大相同,可朱母也吃不準母豬分娩算不算在內,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朱母讓溫氏老實待在家裡,哪兒都別去。
溫氏倒是聽話的待在了家裡,可隔壁豬舍那麼大的動靜,她還是聽到了。尤其王香芹一聲聲的吩咐其他人幫忙,她也皆聽在了耳裡。
一個沒忍住,溫氏想的是,等她臨盆時會有這麼大動靜嗎?
而另一邊人在豬舍裡的朱母想法更奇葩,她偷偷的跟朱父說:&ldo;我咋瞧著四郎媳婦比村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