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3 頁)
回想起來,這是他十幾年來第一次參加教堂禮拜,莫爾斯覺得這肯定是一次不尋常的體驗。
他覺得,聖弗裡德斯維德教堂肯定和其他聖公會教堂一樣&ldo;高跟&rdo;1。當然,教堂後面沒有獻金處 2,講道壇上也沒有宣稱教皇無謬誤 3 的公告;但1 高跟(spikey),衍生自英國作家喬納森&iddot;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在小說第一章描述的利利普特國,政治力量按照鞋跟高低分為&ldo;高跟黨&rdo;和&ldo;低跟黨&rdo;,其中&ldo;高跟黨&rdo;象徵英國聖公會的高教會派。
2 獻金(peters pence),指英國宗教改革之前每戶每年向羅馬教廷繳納的一便士稅金。
3 教皇無謬誤(papal fallibility),天主教的教義,正式確立於一八七〇年梵蒂岡第一次大公會議,是指教皇對信仰是其他方面好像和天主教堂沒有什麼區別。沒錯,佈道是關於聖保羅 1 對貪婪和肉慾的無情譴責,但是整個禮拜儀式還是圍繞著彌撒來進行。開頭並不是很好,莫爾斯遲到了兩分鐘,然後不小心坐在了教堂管理員的座位上,這一下子就讓那些正跪著懺悔的人們略顯尷尬地小聲議論起來。幸運的是,後面的位置很有利,他可以和其他人同步站起、坐下、跪地,當然很多畫十字和屈膝的動作都是條件反射之外的輕微動作。最讓他感興趣的是祭壇旁邊聚集的教堂工作人員,每個人都在盡力完成自己的角色:聖事主持人、執事、副執事、換香人和隨從、兩位侍祭和四位火把手,指揮他們的是一位面色悲慟的年輕司儀,他的雙手平放和道德發表的宗座意見受到聖靈指引,因而永無謬誤。英國聖公會沒有這種教義。
1 聖保羅(st paul),天主教稱為聖保祿,是對於早期基督教會發展貢獻最大的使徒,《新約》記載了他的大量書信。
在身前,擺出永久祈禱的姿勢。這幾乎像是歌舞表演,每個人都訓練有素:俯身、畫十字、跪地、起身,動作絲毫不差,莫爾斯覺得踢踏舞團完全應當好好效仿。同樣訓練有素的教民也能配合這些動作,突然坐下,突然又站起來,時而悲痛地回應。坐在莫爾斯旁邊的女士很快發現他是個新手,不斷在他鼻子下面猛點禮拜專案的正確頁碼。
她用尖尖的女高音頌唱聖歌,用語經過精心挑選,每個長音&ldo;哦&rdo;都變成了顫抖的&ldo;唷&rdo;;於是,&ldo;哦,上帝&rdo;都變成了&ldo;唷;上帝&rdo;。禮拜開始的時候,米克爾約翰在過道里輕快地穿行了三次,向視野裡的所有東西潑灑聖水,這位女士每次都祈求萬能的上帝洗盡她的罪過,把她變得比雪還要潔白。
但是有件事情對莫爾斯有利‐‐他會唱大多數聖歌,有一陣他覺得自己幾乎可以蓋過右邊的&ldo;唷,唷,唷&rdo;。而且他還學到了一些東西。從米克爾約翰對本週剩餘節目的通知來看,這次彌撒顯然比他想像中複雜得多。彌撒儀式好像有三種,&ldo;簡單&rdo;、&ldo;高階&rdo;和&ldo;隆重&rdo;;而且,莫爾斯懷疑,如果簡單彌撒沒有那麼精美,如果沒有唱詩班‐‐甚至沒有風琴手‐‐那麼,不幸的勞森從教堂塔樓上面跳下摔得粉身碎骨的時候,默里斯在教堂裡會做什麼見鬼的事情?可能人們有時候去教堂就是因為想去教堂,但是……不管怎樣,很有必要深入調查這些不同種類的彌撒。而且還有別的事情‐‐這件事情很能引起聯想。除了莫爾斯自己之外,所有教民都在差點沒地方坐的教堂管理員的帶領下,平靜而堅定地走到祭壇欄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