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然而與此同時,在另一類的渠道上,卻開始出現截然不同的宣傳物料。
時興一時的部落格上出現了各類野史雜聞,有關蘇繡、漢服、其他織品、甚至是古鎮起源、名人往事,一些頗受年輕人歡迎的八卦雜誌上也出現了相關的專題推送,內容紛繁多樣,卻又格外地接地氣,論壇上也有人蓋了樓,討論文化節相關。
而最熱的一個帖子裡,有人貼出了一家企業年會的 t 臺秀。
簡單的 t 臺,卸妝後平凡的女工,和她們穿著華服化著滿妝的模樣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
無論時代怎麼變換,中國人的骨子裡對國風元素都有著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
也許不懂,但不妨礙欣賞。
無論是規制嚴謹的漢服,還是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改良服飾,都深深地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時間也和合適,幾乎是大家都有空閒的元宵節,對年輕人、尤其是時間寬裕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不錯的出遊選擇,甚至有人在論壇表示,正巧去年班費還沒用完,今年組織全班去文化節玩一趟。
在論壇上 po 照片的自然是宋君白,她雖然後來乾的財務崗,但對幾年後的這些基礎營銷操作還是非常熟悉的,在宋母的支援下,帶著公司裡幾個年輕人上網加了好幾天的班。
而至於實際效果,還要到文化節真正開幕才能見到。
元宵節前一天,宋君白帶著沈路和沈晴上了自家公司的商務車,去往古鎮。
住的地方是宋母提前訂好的,宋母和團隊也都住在這裡,展子因為空間要求較高,因而選在了與商業街隔河相望的對岸。
商業街的夜景是很漂亮的,因為原本就有元宵燈會,此時街道和河岸上都已經掛上了漂亮的彩燈。
宋母帶著團隊加班加點地做最後的確認,沒事做的宋君白就帶著沈路和沈晴逛商業街。
「好多人。」沈晴興奮得兩眼冒光,他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這麼多燈,奈何個子太矮,墊著腳也只能看見層層疊疊的腿。
宋君白看不下去了:「你抱他起來不行麼?」
沈晴有人撐腰,眼巴巴地抬頭看沈路。
沈路無語了一下,依言伸手把他抱起來。
又過了一會兒,有許多人聚在一起不知道看什麼,沈晴又來勁兒了:「我們也去看!」
這回連宋君白都嘆了口氣:「人太多了,擠不進去。」
沈晴繼續眼巴巴。
沈路垂著眼皮看了會兒得寸進尺的小瘸子,伸手拎著小瘸子又往上舉了一截,讓他跨坐在自己的肩膀上。
沈晴興奮得直揮小拳頭。
「看見了嗎?」沈路問。
「看見了!好漂亮的大獅子燈!」
「嗯。」沈路說完就把沈晴從肩膀上拎了下來。
沈晴傻眼。
「不是看見了麼?你還想幹嘛?」
沈晴眨巴了一下眼睛,回答不上來,但心裡是生氣的,於是擰巴著小臉掙脫了沈路的手,轉而去牽宋君白。
「吃糖葫蘆嗎?」
到底是沒心沒肺的小瘸子,一串糖葫蘆就足夠他喜笑顏開忘記沒良心的哥哥。
「小白姐姐,那邊的姐姐們是來表演的嗎?」
沈晴啃著糖葫蘆指著幾個倚著欄杆拍照的年輕女孩道。
宋君白看過去,下意識挑了挑眉:「不是,她們和我們一樣,過來玩的。」
「她們的衣服好漂亮。」
宋君白笑了起來。
三坑這個時候還沒開始流行,能在這裡見到漢服愛好者,還挺不容易的,而且這些衣服剪裁精良,並不是花裡胡哨的影樓風,只是形制上還有些細微的偏差。
「是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