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5 頁)
美音符。
琴音悠悠,入耳即將人們帶進一幅美妙的畫卷裡,那裡天空一片蔚藍,標著自由自在的朵朵白雲,大南遼闊,山巒起伏,青山綠水錦繡無邊,迎風拂面,花香幽幽,鳥聲空靈……
柔和的琴音舒緩有度,不急不徐,它與嗚咽之音相互消長,又在無形中化解了悲切的琴音,慢慢的帶著它走向平和。
聆聽中的人心絃漸漸松馳。
已不知飲了多少杯的墨淚,從悶頭狂飲變為淺啄慢嘗。
幾番糾纏,幾番變化,兩種琴音合為一調,竟又回到了曾經已被演繹數次的那首曲調,悲切,也不高亢,喜悅有感慨,感慨中有絲絲縷縷的懷念。
“誰能與我同醉
相知年年歲歲
……”
在迴旋的曲調聲中,墨淚隨調吟歌。
曲調太熟,縱使不願,也情難自禁。
烈酒入喉,心懷悲切,嗓子也有些沙啞,淺唱輕吟變成深重,聽起來也更有滄桑感,也更撼人心。
虹光之外的人,微微凝神。
六大長老的眉毛,則越擰越緊。
不妙,真的不妙。
那聲音太滄桑,有一種歷經百生人生後所大徹大悟的通透,通透與徹悟本是好的,但也要因人而異,這份通透與其他人,比如第一公子等人是好事,對於那個孩子則福禍難料。
那個孩子年齡太小,不該有那種心境,所謂剛極易折,若悟得太通徹,只恐厭生厭修之心,一旦心生偏念,很容易一念入邪,招來無窮魔障。
六人悄無聲息的對望一眼,心中劃過憂思,幾人也更想知道那人兒在裡面幹什麼,看一邊正撫琴的人,他們也隱約猜到第一公子應該明白內幕,奈何礙於周圍人多嘴雜,也不方便詢問。
因有風雲六大長老坐鎮,其他人想進去一探究竟又沒機會,走又捨不得,只能乾巴巴的陪著等,大家倒也沒什麼怨言,連風雲長老們都等得起,他們有啥等不起的?
等,大家齊心協力,共站一條線,無言的等。
小舟內的兩人,一個與外面的人相對撫琴,一個隨曲輕唱,兩兩任心飄零,直至悲傷散盡又來,心空了又痛,痛了又空,直至身心麻木。
一陣長音,蓮皇太孫終於收音,抱著琴默默出神。
他一停,花燼也在一聲劃絃音後收尾。
無休止的輪迴曲子終於結束。
璀璨的彩光下,獨留人靜立,那遠方傳來的嘩嘩流水聲分外悅耳,偶有三兩聲蟲蛙叫聲也顯得格外的動聽。
心麻木,墨淚的眼淚也幾乎流盡,當琴音停止時,望著漠漠長夜,又自斟自飲。
墨棋沉默一陣亦以酒解愁。
兩人似在比拼誰更能喝,默默的舉杯狂飲,酒罈空了一隻又一隻。
一個時辰,兩人沒停,二個時辰過去,兩人還是在喝,三個時來臨,似木頭般的兩人還在繼續。
小舟外的一男一女一顆心揪成了團,他們究竟喝了多少酒?他兩不願去計算,怕將嚇到自己,只能提心吊膽的無聲陪伴,等哪時誰醉倒時趕去接住,省得磕著碰著。
可是,他們失望了,直至東方露出魚肚白,都沒有任何一個有醉意,那重複了幾百回的動作還是那麼穩妥,那麼利索。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絕對不相信一個人能喝下那麼多酒,並且中途不撒不吐,有時他們都想跑去問問,那酒究竟去了哪?
星辰褪盡,東方已白。
小舟上的紅燭已燃盡,白燭還餘小半寸。
蓮皇太孫兩眼赤紅。
墨淚眼眶浮腫,眼神卻清明無比,她很清醒,人沒有任何感知,頭腦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清醒。
爸爸媽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