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應對之策(第1/2 頁)
送走晏子賓後,王毅開始思考要如何應對虯龍寨的事情。
根據王毅瞭解到的訊息,虯龍寨目前有一千五百多山賊,他們手中還有從明軍手中搶過去的火槍和虎蹲炮,以及少量的其他火器。
明朝的魯密銃,最大射程可達一百多步,即兩百多米,雖然最大射程的彈丸殺傷力不足,但對護民軍還是有威脅。
因為護民軍身上只穿了皮甲,還是用豬皮來製作的,防禦力有限。
而護民軍現在所使用的複合弓,平射的殺傷射程,也差不多是一百來步的距離,仰射距離倒是遠些。
而虎蹲炮的射程和威力,就遠超火銃,平射最大可達兩百步以上,即三百米以上;曲射最大射程可達三百五十步以上,即五百多米。
這個距離,護民軍所使用的的複合弓,可就完全夠不到了。
所以,王毅得想出辦法,讓虯龍寨的火器發揮不出威力來。
要做到這一點,無非是偷襲或埋伏,以及火器對抗。
護民軍只有一百多人,偷襲起不到多大效果,畢竟山賊的人數擺在那裡。
而埋伏,有黑熊寨和白頭鷹寨的前車之鑑,虯龍寨只怕不會輕易上當。
前兩點若不行,那就只有用火器對抗了。
想到火器,王毅找到了何鐵匠幾人。
“大人,這些是我們來到谷溪村後打造的火銃和火炮!”何鐵匠將王毅帶到了存放火器的庫房。
在庫房之中,擺放著火銃和火炮,這是幾名工匠近兩個月的成果。
“一個月能打造多少火銃和火炮!”王毅看著庫房中為數不多的火銃和火炮,問道。
何鐵匠恭敬的道:“回大人的話,以我們幾人最快的速度,一個月最多能打造四杆火銃和一門火炮!”
“這麼少?”王毅下意識的就說了出來。
“大人有所不知,火銃的製作,最重要的便是銃管,需將熟鐵燒透,然後在一根鋼芯上敲打成一節銃管,然後要將幾節銃管接在一起,接好後還要包上一層鐵管,再用鋼錐修整銃膛,並打磨光滑,一根銃管才算打造完畢!”
“這麼麻煩?為何不整根打造?”
“大人,整根打造自然可以,但銃管太長,鑽出的銃膛會出現不均勻的情況,很容易炸膛!”
聽完何鐵匠的解釋,王毅明白了火銃的製造難度。
王毅又問了劉匠頭父子火炮的製造過程,其難度也是不小,主要是炮膛的製造難度。
而且,王毅還發現火銃的口徑有相差,這也就意味著每杆火銃,所發射的彈丸大小,也是有區別的。
王毅還問了配製火藥的匠人,成果也不理想,主要是村裡所能買到的硝石和硫磺有限,無法大量製造出來。
製造火銃、火炮和火藥的問題,都需要王毅來想辦法解決。
所以,想用火器來應對山賊的火器,是不太可能了,生產力、技術、材料都跟不上。
知道了火器製造的情況,王毅下令讓谷溪村的百姓停止開墾田地,一面派出人員盯住虯龍寨,一面開始建立防禦工事。
村子得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房屋,可不能輕易讓山賊給毀了。
按照王毅的要求,要修建土牆將谷溪村給包圍起來,先前挖地道時建立的土牆,隨著人口的增多早已被房屋所掩蓋,起不到作用了。
安排完建立防禦工事的事情,王毅開始探查地形,看看敵人會從哪些道路前來谷溪村,如若有可能,他想拒敵至谷溪村外,甚至是開墾的田地之外。
如今田地中都種下了糧食,只要好好照看,到夏收的時候,谷溪村百姓的付出,就會得到收穫,到時信心也會倍增。
所以,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