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奇變偶不變?(第1/2 頁)
會議兩項關於人口增加的提議,能儘快落實的,自然是晏知縣張貼的濟民告示。
“村長,官府張貼的濟民告示效果顯著!”呂樂松坐在村口前,一邊忙碌的登記著前來谷溪村百姓的資訊,一邊給王毅彙報。
在一百兩銀錢的開路下,晏知縣的動作很快,將濟民告示張貼到了縣城、鄉村等地。
而谷溪村的人口,在迅速的增加。
王毅點點頭,問道:“這半個月,有多少人前來谷溪村定居?”
“目前登記的,有三千七百多人!”呂樂松說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自官府張貼了濟民告示,谷溪村每天都有上百人前來。
如今的谷溪村,已經超過了五千人的規模,房屋早已經住不下了,不得不新建。
不過,此後每日前來谷溪村的人數慢慢減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依照呂樂松的估計,濟民告示最終能將谷溪村的人數,增加到一萬兩千人左右。
“凡來到谷溪村的百姓,有沒有不願意定居的?”王毅問道。
呂樂松笑道:“倒是有些人不願意,但聽說了在谷溪村定居的各種好處之後,都改變了主意!”
當新來谷溪村的人,聽說了在分到田地收穫之前,無論老幼,每天都能三頓飽飯,哪能抵擋的了這種誘惑?
雖然要勞作,但他們沒來谷溪村之前,每天勞作量更大,尤其是租種地主家田地的人,那可是要被地主當成牛馬使喚的。
在谷溪村參與勞作,往返有軌道馬車接送,開墾田地還有畜力幫助,比他們以前的生活,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而且,他們還得知今年夏收之時,分了田地的村民,平均每人得了九石多糧食,那可都是歸自己支配,可把他們羨慕壞了。
“好,你先忙!”王毅見呂樂松忙的不可開交,也不好繼續打擾,轉身離開。
谷溪村人口大規模增加,王毅對人員的安排有新的規劃。
新加入到谷溪村人,被安排去開墾田地和建造屋舍。
早已定居谷溪村的人,大多數被安排進製鹽作坊和交通隊,少數聰明好學的,則是安排進軍工作坊。
隨著加入開墾田地的人員增多,谷溪村的田地開墾數量快速提升。
當然,製造農具的開銷也在增大。
好在製鹽作坊增加了不少人手,鹽的產量也迅速增加。
賈陽在完成了與谷溪村的第一筆交易後,非常守信的前來支付了貨款。
此後每三日,賈陽便會帶著上一次的貨款,前來谷溪村付賬,然後拿上一批鹽販賣。
從一開始的每次拿貨十石,到如今的每次拿貨幾十石,數量一直在增加。
賈陽為了防止被債主找到,將販鹽的生意交給了其兩個兒子,還開闢了一條新銷路,他自己則負責付賬和拿鹽,並對外改了名字。
谷溪村的發展,又回到了王毅的設想狀態。
關於接引饑民的事情,王毅探知清楚了路線,開始了道路的修整,以及建立客棧,還有就是打造四輪馬車,方便轉運饑民。
當王毅在交通隊提出製造四輪馬車之時,許多工匠們都是提出了質疑。
“大人,四輪馬車雖然載重更多,但轉彎卻是沒法像軌道馬車那般,更比不上兩輪馬車的靈活。”一名工匠開口說道。
不少工匠都是不置可否的點頭,紛紛開口說出四輪馬車的一些問題。
“轉彎問題,你們一起先想想辦法!”
王毅沒有在第一時間,將四輪馬車轉向的訣竅告知,因為他想考考工匠們的創新能力,在他手下做工的工匠們,必須進步。
“大人,我見過四輪馬車!”一個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