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接骨大比武(第1/2 頁)
中原府華榮縣是華夏國神醫孫傳承的故鄉,五百年前他所著的華夏古醫藥典至今仍是醫學上的瑰寶,民間流傳孫神醫許多救死扶傷的經典故事,至今依舊讓人津津樂道。
華榮縣這座人口才有30多萬的小縣,由於是孫神醫的故鄉,人人敬仰中醫,在這裡學醫者盛行,有著華夏中醫第一縣的美稱。
上午九點,華榮縣體育館一面巨大的銅鑼被敲響,發出了渾厚的咚咚聲,中西醫醫術比武大會宣告了開始。
現場上人山人海,但現場井然有序。齊天,杏花和玉蘭早早來到會場,今天的比賽是在體育館田徑場,場地裡擺放著數以萬計的紅藍兩色的塑膠小凳子,三人來到會場靠前的小凳子坐下。
主席臺左邊是五名代表華夏國最高西醫水平的醫學專家,主席臺右邊是五名代表華夏中醫最高水平的醫學專家。
主持人宣佈比武第一項,快速診斷病因,雙方可以派出一名專家出診,可以使用隨身攜帶的小型醫學器具,以1局定輸贏。
西醫首先出場的是中原府華勝醫院院長,50多歲的,有著從醫經驗30多年的王益豐出戰。
王院長此刻正喝著茶,臉帶微笑,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他從主席臺起身在診療臺落坐。
醫學交流大會的工作人員將一名報好名求診的病人請入了診療臺入座。
病人和醫生面對面坐,為了體現出醫生高超的醫療水平,這次診療活動不允許說話交流。
病人年齡大約也有50多歲,給人第一印象就是面容憔悴,瘦骨嶙峋,精神萎靡。
王益豐先是用手背輕觸了幾下病人的額頭,又取出一根棉籤用酒精消了毒,用棉籤指向病人的嘴巴,病人理會張開了嘴,王院長開啟一把小手電筒,在病人的口腔裡觀察了一小會兒。
然後,王院長又取出血壓手錶儀配戴在病人的手腕上。他的小型工具也不少,小型血糖檢測儀,連目視表也用上了。
10分鐘後,他取出水筆刷刷刷的在病例診斷書上,龍飛鳳舞的寫下一排排讓人難以看懂的硬筆草字。他將病例診斷書放入黃皮信封中封好,交給了魔都醫學院的評委。
下一位是一位80歲的老中醫,孔老先生出馬,落坐在診療臺,上來一位求醫者是一位四十多歲,身顯臃腫,滿臉肥肉的大媽,一看就是營養過剩。
孔老中醫用手指了一下她的嘴,大媽會意的張開了口,老中醫示意大媽將舌頭伸出,大媽照做了。最後孔老中醫示意大媽將左手放在了診療臺,老中醫伸出2指輕壓手腕1分鐘後,提起毛筆在診斷書上流利的寫下一排小楷,一樣的操作手法將診斷書放入了黃信封中,交給了評委會。
比武第二項,是中西醫院新特效藥品展示,這是在現場最沒有看點的一項,但也是有同類病人需要這類藥最關注的一項,雙方都展示了三款特效藥,在會場上大誇其詞,針尖對麥芒。這是一場變相的廣告推廣會,也是西藥廠和中藥廠實力的比拼。
關鍵的是最後一項,是現場收治傷科病治療,比的是現場醫治情況。可由5名醫生研究出方案,治療由一人負責,可帶4名助手。這是考慮輕傷員要在現場救護車上,做緊急手術治療。
這是一位中原府華勝醫院,昨天下午3點收治的一名,右下肢小腿骨摔斷的傷者,年齡22歲的一名男性小夥子。本來是安排他今天上午在醫院做手術,當他得知醫院在招募現場醫治傷員,他毫不猶豫的報了名,搶到這個由頂級專家醫治且全免費的機會,雙方簽定了協議,一大早就被救護車送到大會現場。
各種化驗單放在主席臺上,5名中醫專家裝模作樣的看了一下,這種輕傷對他們來說就是小兒科。只見自稱魔都第一的外科聖手站了起來,此人來自魔都公民醫院,五十多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