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房長安的社戲(第2/3 頁)
:“你要是急著看書,就上去看吧,要是不急,就再陪奶奶說會話?”
房長安哪有選擇,笑道:“不急。”
老人笑笑,問道:“《圍城》跟《魯迅》喜歡看哪個?”
房長安想了想,道:“《魯迅》。”
老人“哦?”了一聲,有點意外地問:“為什麼?”
因為說喜歡看《圍城》可能會被懷疑早戀傾向!
房長安心裡面偷偷吐槽一句,說道:“因為我覺得《圍城》沒有《魯迅》有趣,而且更有共鳴。”
“哦?”
彭漱玉來了興趣,難得聽見有人說《魯迅》有趣,而且還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那你說說,你覺得哪裡有趣?”
房長安想了想,道:“比如裡面有一篇《社戲》,是講魯迅小時候跟農村一群孩子去聽戲的,就很好玩。”
彭漱玉笑道:“這篇文章你們以後課本上也有,你繼續說。”
房長安道:“他們一群孩子去聽戲,覺得無聊,坐著船回來,半路上偷河岸上種的豆子吃,其中一塊地是領頭那個孩子自家的,別人問他偷誰的,他考察了一下,說我家的豆子長得大,偷我家的。”
沈墨聽得忍不住笑起來,眉眼彎彎地問:“真的啊?等下我也要看。”
彭漱玉也笑,拍拍孫女的腦袋,微嗔道:“看就看,別打岔,先聽人家說完。”
沈墨撅撅嘴,趴在奶奶的腿上,亮晶晶的眸子看著房長安,看著像聽故事似的。
房長安繼續道:“後來別的孩子覺得全都偷他家的不好,還是又分散偷了好多家的豆子,然後在船上煮著吃。”
沈墨睜大眼睛,忍不住問:“在船上怎麼煮?”
房長安道:“魯迅是紹興人,是江南水鄉,人家經常用船,尤其是那個年代,可能經常在船上做飯,肯定有鍋有爐子。”
小姑娘點點頭,房長安繼續說:“第二天被偷豆子的人家知道了,但沒有生氣,因為魯迅說豆子好吃,反而很感激,還特意摘了豆子送到魯迅家裡。”
“文章最後,魯迅說總覺得在家裡吃的豆子沒有那天晚上偷吃的豆子好吃,以後吃的豆子,也總沒有那天晚上的好吃。”
他看看彭漱玉,有點不大好意思的樣子,說道:“我在家裡,其實跟我弟還有其他熟的孩子,也從地裡面偷過東西吃,豆子、白薯、玉米、花生都有。”
“真的?”
沈墨又忍不住出聲,眸子晶晶閃亮,恨不得馬上跟他回家一塊偷東西吃的樣子。
彭漱玉倒沒責怪,只是有點好笑又理解的表情,點點頭道:“所以你覺得有共鳴?”
“嗯嗯!”
房長安先向沈墨點點頭,然後再回答她奶奶的問題,“我其實參與的次數不多,所以印象很深刻,我們偷了很多東西,在野外挖個坑,撿樹枝、樹葉燒火烤著吃,因為都還小,又有風,烤的本生半熟,但吃著就是覺得好吃。”
“後來在家燒鍋做飯的時候,也放白薯在裡面烤,我爸媽還幫忙烤過,也覺得好吃,但跟那次一群人偷烤著吃,還是覺得那些半生半熟的好吃。”
“真單純論吃起來的感覺,肯定是特意烤熟的好吃,但不知道因為什麼,留下的印象,就還是覺得那天偷的好吃。”
“魯迅他們也都是一群孩子,而且是在船上煮的,不論條件,還是煮豆子的人的手藝,肯定都不如魯迅的媽媽,或者他家裡請的阿姨。”
“所以說單純論豆子的味道,我覺得魯迅他們那天晚上一群孩子煮的,未必就有多麼好吃,但是跟我一樣,都是因為當時的氛圍或者說整體的回憶,所以連豆子也變得好吃了。”
彭漱玉點了點頭,又問:“還有麼?”
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