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頁(第1/2 頁)
他們現在才感覺到,自己在一個聖人面前的渺小。
回想起以往的種種,有一些悟了的人,覺得自己那個時候很無恥,很低階,有的人,覺得自己很傻,很可笑。還有的人,則是覺得自己今後也應該努力,往孫享福所說的這個方向邁進。
包括將這句話,理解成了另外一個儒家思想版本的孔穎達,以及一眾儒家學子。
得益於善陽醫學院的醫術,孔穎達他老人家至今還沒有死,並且,還在諸多教學博士的擁簇下,來到了現場,當他聽到了這句話的時候,多想這句話是一個儒家子弟說出來的啊!
如果,在裡面新增一句&l;為往聖繼絕學&r;,那就完美了。
可惜,孫享福並沒有呼籲大家,去繼承往聖的絕學,這甚至是直接在聖人的身份角度上,對後學的弟子提的要求。
他將原話中的這一句更改了之後,所表達的意思是,希望後來者,跳出只學習先賢知識理論的框架,開啟創新的視野,創造出更多,更新的知識,來保證人類的安身立命,繁衍發展。
一個是想在千年以前的老祖宗創造出來的鍋裡炒剩飯,一個是想著讓弟子後學,開闢更多炒飯的鍋給百姓,這個立意,就不在同一個層次了。
但不管怎麼樣,孔穎達在內心裡,已經認可了孫享福是一個可以和先聖相比較的人,他的才學,已經不是自己這些人可以相提並論的了,他封聖,是實至名歸的。
在整個長安的因為這句話震動的時候,封聖的整個儀式,在臣民百姓第三次向孫享福的下拜中結束。
當&ldo;謹遵聖人教誨&rdo;這句話,被所有在場所有的人們下拜喊出之後,孫享福終於可以邁步下臺退場了。
不過,他沒能順利的離去,所有昔日相熟的朝臣,都圍上來恭賀,握手,打招呼了。
除了李恪和孫小妹,孫享福見到了現在還在世的大多數熟人,因為,李恪現在被李世民任命為了拜占庭地區總督,孫小妹,則是跟著他,在教當地百姓耕種知識,可能再有一兩個月時間,他們才會動身往長安趕,參加李世民加人皇尊號的儀式。
正文卷 第770章 大結局
乾順十年,江陵城音樂學院,留聲機裡,播放著太樂令虞秀兒幾年前錄製的一首《龍船調》,現在,對於這樣的機器,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富人家庭,幾乎都有,而且,體現一個歌手唱的好不好,受不受大家歡迎,最直觀的,就是唱片銷量。
像虞秀兒,李香蝶,姚紅袖,以及文工團的其它很多大家,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唱片銷售累計突破百萬張的,比比皆是,她們的歌,幾乎做到了全民都會哼幾句的程度。
一曲放完,音樂教授孫豐,開始就這首歌裡面的唱法,給教室裡的學生們做深度解析講解,並現場展示了。
學音樂的學生,大多比較年輕,因為這是一門需要從小開始修煉的技藝,然而,有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者,卻是坐在學生們之中,認真的聽著講。
厚厚的老花鏡下,他的眼睛雖然有些渾濁了,但卻散發著一種智慧的光芒,他的課桌旁,每天都會擺著一個相片,那是六年前就已經去世的長孫皇后。
老人就是至尊人皇李世民,現在,距離他獲封這個尊號,已經十三年了,距離他退位,也有十年了,但是,他的身體依然康健,仍然在學習著各種自己之前感興趣,卻沒有時間精力去學習的知識。
他十分感謝那個十年前發明瞭照相機的小夥子,讓自己能將心愛的人的一眸一笑都用照片記錄了下來。
每天翻看一遍相簿,早已成為了他雷打不動的習慣,去到任何場合,他都擺一張長孫皇后的照片在自己身邊,就好像她永遠陪著自己一樣。
此時,江陵城外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