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用什麼衡量能力?(第1/2 頁)
方田表情輕蔑地說:“只不過,人們都要面子。出了國的人回來說的都是一些光鮮亮麗的事情,不想讓國內的親人知道自己在國外的境遇,為自己擔心。”
方田有些遺憾地看著賈勇問:“你有沒有可能還是留在國內發展呢?”
賈勇說:“外貿員總是要走出去的。我們公司有一個發展跨國綜合型商社的宏大規劃。主持這個規劃的,就是我們公司的現任總經理季總。她是學日語的。對日本的跨國綜合商社有深入研究。
“她認為,外貿專營制度取消後,外貿公司的轉型勢在必行。一條路是工貿一體化,一條路是跨國綜合商社。我們公司現在兩條腿走路,在廣西的礦業專案,就走的是工貿一體化的路子。
“海外駐點走的就是跨國綜合商社的路子。我們公司已經在俄羅斯、斯洛伐克派駐了工作人員。下一個就是派我去巴西。”
方田問:“巴西不是英語國家,你的語言行嗎?”
賈勇說:“巴西講葡萄牙語。我們去巴西的常駐人員有三個,我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人都是為了在巴西駐點專門招聘的。其中一個人是葡萄牙語的高階翻譯。我可以在工作中跟著他學習語言。”
方田說:“在國內,也一樣可以透過廣交會這種視窗接訂單啊,你在廣交會的時候,不是也接了不少業務嗎。就是出國,也可以短時期的去國外參加個展覽會接訂單。為什麼要常駐呢?而且去的還是巴西,不是美國或者歐洲。”
賈勇說:“大家都想透過廣交會這個視窗接訂單,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是在打價格戰,利潤空間快沒有了。為了業務發展,還是要走出去。”
方田說:“你走出這一步,就成了過河的卒子,想回頭就難了。做得好,你是一隻風箏,線攥在別人手裡。做得不好,你回國來,在公司找不到位置,你怎麼辦呢?”
賈勇說:“你現在考慮問題越來越成熟了。”
方田說:“那是因為我跟考慮問題成熟的人在一起的緣故。”
賈勇問:“那個考慮問題成熟的人是誰呢?”
方田說:“我們公司的一位副總,兼著部門經理。他一直很關照我,教了我不少東西。咱們倆大學畢業以後,都是在從行業管理公司改制的外貿公司工作。這兩年多過去了,我覺得咱倆學的東西不太一樣。
“你學的是怎麼做業務。你工作以後,學邊貿業務,學工藝品業務,學陶瓷業務,學日雜百貨業務,學羊絨業務。你真的學了不少產品知識。
“我沒有學到你那麼多外貿業務知識,我學的是社會經驗。可是,我覺得我對社會的瞭解更深刻了。我學會了怎麼融入一個人浮於事的大公司。我學會了為自己思考問題。
“我在你身上看到一種努力達成業務的衝動。如果我還是兩年前的我,我會很欣賞你,會為你鼓掌加油,甚至很羨慕你。但是,今天的我會勸你為自己考慮考慮,你付出很大的努力,為了什麼,自己能得到什麼。”
賈勇說:“我也有很多不得已。常駐巴西不是我的選擇題,是必答題。我們公司的駐外機構不是按照境外投資的審批途徑,在境外設立的公司,是用一般貿易的形式跟境外合作伙伴成立的合作公司。
“這種合作公司在境外法律上可能都不能算作公司,只是一個收入分成協議。我們的駐外機構工作人員,不像外企駐華機構工作人員一樣有穩定的高薪。我們只有生活費,沒有底薪。”
方田彷彿恍然大悟地說:“我怎麼聽著你整個就是一個老周啊。只不過,他是未經公司許可的滯留不回,你是經過公司許可的滯留不回。
”等到了他那個歲數,你會不會混成他那個樣子?要家沒家,要業沒業,拿著一個買來的死人的身份四處招搖。你知道提到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