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詠蛙一首驚四座(第1/5 頁)
朱元璋壓抑住心中的怒火,走進學堂內,坐在了教書先生的位置上,同時吩咐侍從為朱標、劉伯溫以及設座。這表明了他在對待知識和學習的態度上十分尊重,並且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從學習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而教書先生只能站在一旁,這並不是因為朱元璋不尊重他,而是因為在這個場合下,他沒有和朱標、劉伯溫平起平坐的資格。畢竟,朱標是皇帝的兒子,而劉伯溫則是朝廷的重臣,他們的地位和身份都遠高於教書先生。。
朱元璋首先轉向朱樉,以嚴肅的語氣問道:“你是老二,這裡你最大,平日裡你都學了些什麼?”朱樉小心翼翼地回答說:“四書五經,論語都學。”
朱元璋輕輕翻動眼前的《論語》,坦白說,他自己也並不完全熟悉這本書的內容。他把書遞給身旁的劉伯溫,略帶客氣地說:“還請先生出題,考一考。”劉伯溫一時有些猶豫,朱元璋見狀,語氣不容置疑地說:“先生出題,務必考一考。”
劉伯溫接過書籍,翻了幾頁,尋思著出了一個題目:“請問二皇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出自《論語》哪一章節?”朱樉聽後沉默不語,劉伯溫又追問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後面一句是什麼?”朱樉猶豫地回答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標在一旁聽得直捂臉,這些內容是《論語》中最基本的,當初開設學堂的時候,自己就領頭學過一段時間。現在二弟居然答不上來。劉伯溫暗自嘆了口氣,又問:“‘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作何解釋?”
朱樉一臉懵逼地看著劉伯溫,朱元璋冷笑一聲,道:“怪不得上學期間,領著兄弟們胡鬧,原來根本就沒有學進去。”說完抄起書本就給朱樉打去,直砸得他咧嘴。發洩完之後,朱元璋道:“去門外給我跪著,什麼時候長記性了再起來。”朱樉不敢多言,只好去門外跪著。
接下來輪到朱棡了,他心裡有點緊張,雖然他還是認真聽了的,但怕自己記不住。劉伯溫發問:“請問三皇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出自《論語》哪一章節?”朱棡想了想回答道:“出自《論語》為政。”
劉伯溫繼續問道:“那麼這句話作何解釋?原文又是什麼?”朱棡答道:“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原文是: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劉伯溫點了點頭又說:“還是繼續二皇子的題目,‘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作何解釋?”朱棡也懵了,這是今天教的內容,但是自己在老二的鼓動下就沒有去認真聽。怎麼辦?也去跪著嗎?
旁邊的先生趕緊解圍道:“啟奏聖上,這是微臣今天所教。可能皇子們尚未弄懂。”朱元璋擺了擺手阻止了先生。他說:“我就不打你了,自己去跪著吧,好好反省。”
這時,馬秀英也匆匆趕來。她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卻迅速轉化為堅定的決心。她知道,此時最重要的是安撫兩個皇子的情緒,讓他們明白父王的嚴厲背後藏著深深的愛。於是,她沉穩地走向他們,輕輕扶起跪在地上的兩人,用溫柔的語氣寬慰他們,給予他們鼓勵和安慰。
在孩子們的眼中,馬秀英不僅是他們的母親,更是他們的保護者。她時刻教導他們要尊師重道,明理誠信。而現在,她更是以實際行動向他們展示瞭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強。
安撫好兩個皇子後,馬秀英轉身走進學堂。她並沒有急於為孩子們求情,而是選擇了坐在朱元璋的旁邊。她知道,此時最重要的是尊重朱元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