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漢代諸侯國相 > 第15章 孝堂山“郭巨”墓祠

第15章 孝堂山“郭巨”墓祠(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玄天鐲九州逍遙行向陽而生之亭曉之戀星鐵:列車組?我們這叫拐賣人口四合院:我要做一個好人!起猛了!我那柔弱男寵快滅世了四合院:柱子娶川渝婆娘病弱普女,但是神豪玄學大佬每天讀百位世界頂級哲學心裡學變身退婚女炮灰,他先跑為敬靈崖山的故事絕世女帝,在娛樂圈撩妹殺瘋了!虛從渡我,滿級妖姬,欺男霸女有問題?獻祭男女主後,任務失敗了!直播算命:你的網戀物件是個男人讓我攻略,還沒開始就成萬人迷?上古第一神的前世今生林風風水探險記一生愛你只一次

山東肥城縣(注:現已併入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的“郭巨”墓祠,實際上應稱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以下是對該墓祠的詳細介紹:

一、基本資訊

名稱: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位置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街道南的孝堂山頂

建造時間:大致建造於東漢初年(1世紀左右),具體年份可能稍有出入,但屬於東漢早期是確定的。

性質: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

二、歷史沿革

早期記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堂”。

名稱由來:北齊時,人們普遍認為該墓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之墓,因此稱為“郭氏墓石祠”。

保護狀況: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特色

建築材料:用青石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砌成。

結構佈局: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 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牆壁為厚約20厘米的石板,屋頂為單簷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簷等構件的形象。

裝飾藝術:其內石壁和石樑上遍佈精美的線刻圖畫,畫像題材廣泛,包括朝會、拜謁、出遊、狩獵、百戲等漢代貴族墓葬石刻的常見題材,以及伏羲、女媧、西王母、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神話、故事題材。這些畫像刻畫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四、文化價值

歷史價值: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石刻藝術史以及漢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藝術價值:其內石壁和石樑上的線刻圖畫,不僅展示了漢代高超的雕刻技藝,還為研究中國繪畫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文獻與書法價值:石祠內的題刻和後來的題詞,在文獻與書法上均有一定的價值。

五、旅遊資訊

參觀地點: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街道南的孝堂山頂

開放時間:具體開放時間可能因季節和節假日而有所調整,建議提前查詢相關資訊。

交通方式: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駕前往,具體路線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綜上所述,山東肥城縣(現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的“郭巨”墓祠(實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的古建築,值得遊客和學者前往參觀和研究。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建築風格獨特且富有歷史底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築材料與結構

建築材料: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全部用青石砌築而成,這種選擇不僅體現了古代工匠對石材特性的熟悉運用,也彰顯了建築本身的堅固與耐久。

結構佈局:祠堂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這種佈局既符合古代建築的對稱美學,又體現了空間的合理利用。

二、屋頂設計

屋頂形式:屋頂為單簷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簷等構件的形象。這種設計不僅模仿了木構建築的屋頂形式,還透過雕刻增加了屋頂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裝飾細節:屋頂上壓以石刻大脊,兩旁刻排山溝滴,各部分表現齊全,展現了古代工匠在石材雕刻上的高超技藝。

三、裝飾藝術

目錄
七零:路人甲只想飛昇閻王讓爾三更噶,大佬說:你試試逃命時被逮回霸總家做財神爺七公主竟然敢狂撩高冷的閣主大人人家吃糠我吃肉,隨軍過上好日子武俠豪傑葉風傳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