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劉老(第1/2 頁)
秤桿和瓷器被宋嶽拿了出來,輕輕放在了桌子上。
物不過手,這也是老規矩了。
“這還真有點意思。”
這夥計看了看,沒看出來什麼名堂,但不論這秤桿還是瓷盤都有一眼。
也就是說能看出來這兩個物件有點意思,但說不出來東西的來歷跟價值,水平並不比宋嶽好多少。
其實宋嶽也想過,找個古玩店做夥計好好學學,但現實就是就算你去古玩店工作,也根本學不到東西。
這些掌櫃一個個比猴都精,生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更別提你就是個小夥計罷了,想學東西?沒門!
“等會吧,等掌櫃忙完幫你看看。”
看不出來名堂的夥計也沒了興趣,去旁邊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那邊的金掌櫃也注意著這邊的情況,不過今天的客人似乎挺有身份,所以沒時間招呼宋嶽。
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一個看起來很和善的老者,正在和金掌櫃圍著一個瓷器討論著。
不過宋嶽遠遠的看了一眼,這個瓷器上似乎沒有靈氣存在。
“小金啊,恕我直言,你這瓷器雖然看起來挺不錯,但肯定不是個老物件。”
和善的老者拿起罐子看了一眼,直接開口說道。
老人手裡拿著的是一個青花罐子,個頭挺大。
“劉老,您再看看,我覺得這底胎看著像是老的啊!”
金掌櫃似乎不認同劉老的觀點,把瓷罐翻轉了過來,讓劉老看這瓷器的底部。
“老師,我看著底像是老的啊,款和胎都對啊!”
劉老身邊的中年男人忍不住開口了。
“這底確實是老的,但這上面可就不老了。”
劉老嘆了口氣,顯然對自己的這個學生有點不滿意。
劉老這話一出口,宋嶽注意到金掌櫃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被劉老一提醒,中年男人又仔細看了看,似乎也看出了端倪。
這瓷罐底部是老的,但上面的罐體是新的!
也就是說,這瓷器是一件“揭老底”!
所謂揭老底,就是把老瓷器的底部揭下來,再接到一個新的上面,新老結合讓人難以察覺。
在鑑賞瓷器的時候,瓷器的底部是最受關注的一個地方。
因為在底部上通常都留有底款,還能從漏出胎釉的位置去判斷老舊,甚至行家裡手還能看出這釉面的材質。
可以說仿古瓷容易露餡的地方,就是底部。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催生出了“揭老底”這種造假辦法。
從一個殘破的老瓷器上,把老底給揭下來,再根據這個老底去重新燒一個瓷器,然後接上去。
常用的方法就是“冷接”和“熱接”,所謂冷接就是用膠水給粘上去,再進行一番修飾。
這種辦法很容易露餡,根本瞞不住行家。
而熱接就是調整好大小之後,直接上釉回爐重新燒一下,這種辦法足以以假亂真,缺點是成功率很低,失敗率極高。
真正有手藝的,用的方法是“鑲片”,也就是選好角度打磨,直接把老底給鑲嵌上去,再進行一些修飾。
同時這揭老底不只是有“新接老”,還有一些人會進行“民接官”。
也就是說這瓷器的上面是老的,下面也是老的,只不過是民窯瓷器接了一個官窯的老底,用這種辦法去拉高瓷器的價值。
古玩行的水很深,自己眼力不夠買了新貨,也只能自認倒黴。
劉老顯然已經看出來了這個瓷器的問題,這青花大罐如果是真貨,這麼大的明青花少說幾十萬。
“金掌櫃,你這就有點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