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執劍誅仙 > 第十二章 關於寒門的傳說

第十二章 關於寒門的傳說(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黑蓮花太醫求生指南我死後,記憶全修真界直播吞天神鼎洛藍和鈺王爺溫錦懷王穿越小說修仙日誌:一人一虎闖蕩修仙界道玄書院我在仙俠世界打悶棍為了魔門妖女,我叛變了!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醫者用魔法開高達很合理吧玉虎我有一個亡靈位面羅雲秀才傳奇系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家族修仙:我來打造劍仙世家【帝墟】我在聊齋捉妖怪轉生騎士的我被獸人強迫仙火焚天

和平帶來的安寧太久,以至於中原各國的百姓都已忘記上次諸國之間操戈相向是在何年何月,他們如今唯一記得的只有當年的那場浩劫。

百餘年前,當中原諸國鬥得你死我活之時,蠻人在那個最有領導力但也最嗜血、最兇殘的蠻王帶領下舉兵南侵,大肆踐踏中原。一時間中原生靈塗炭,列國神器流離、民不聊生。蠻人身材高大,體魄強壯於中原人。相傳蠻人鮮有人性,入侵中原之時搶百姓之財物、淫中原女子,更有甚者在糧草食物不足之時,啖孩童之肉充飢,至今中原坊間依舊有父母用“蠻人南下”“蠻王將至”之語來止孩提夜哭。

荒蠻之人泯滅人性、無惡不作,中原危在旦夕。

時勢造英雄。值此人怒天怨之際,終究是有人站了出來——此人雖出身貧寒但卻聰慧過人,用文可治世興天下、武可提刀平天下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年少時,此人于山水之間領略天地之道,竟是無師自通,甚至在武學上與北魏武宣大帝戚世懋一時瑜亮,被世人尊稱為中原“雙聖”。此人在危難之際聯合起中原所有有志之士共同反抗,合力將蠻族趕至北邊荒冷之地,並警告蠻人“永世不得回中原”。

而後,在雙聖的商議下,中原最大的兩個國家新唐與北魏共築天門關,同心同力把守此地。百餘年來,兩國雖貌合神離,但卻始終共同守護著這道天險雄關。仗著這道天險,蠻人被拒之關外的天寒地凍中無法踏入,而中原這片沃土也重新享受寧靜。

至於此人,在戚世懋離世後,他便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強者。如今中原自然將其視為這片土地的明燈與守護者。

在帶領中原列國將北蠻之人趕出天門關後,此人曾遊山玩水逛遊天下。直到二十年前,他來到新唐、來到長安,在千牛山下開創了寒門。千牛山是長安城東面數十里開外的一座大山,此山南臨渭水,周圍小山成群,自身卻高聳雲端,頗有鶴立雞群之勢,立於山巔一眼望去,猶如擁有數千只牛的牛群一般環繞在這座大山身邊,這千牛山由此得名。千牛山危峰兀立、玉林環繞,天地之氣極其濃厚,確實是個修行的好去處。

開創寒門之人自然便成為了寒門門主,天下人便尊稱其為“門主”。同時,由於此人在字裡行間戲稱自己為“寒門先生”,所以也有人尊稱其為“先生”。自寒門開創後,那人不再問世事,安於這千牛山腳下,居於山下一陋室中,以天地為師、以山河為鄰,感天地之靈氣,修獨善之潔身,閱天下之藏書,好不逍遙。

在開創寒門後的最初的數十年間,門主並未招收任何弟子,直到十一年前、也就是永昌十八年,門主忽然昭告天下準備開門納徒。這訊息迅速地傳遍了中原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奔走相告,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說——寒門準備開門收徒了!而後,天下無數修行之人、仰慕之士紛紛從中原各國趕來長安,期望著能被先生收於門下——

敢問中原大陸有誰不想做那人世間第一強者的傳人?

更有中原小國,將自己的太子、公主送於千牛山下,渴望著列祖列宗保佑能讓自己的後人入得此門。

至此,寒門成了千牛山下的寒門,它是新唐的寒門,也是天下人的寒門。

寒門納徒的考校形式與列國的科舉制度略有不同,內容包括文舉或武舉,世人將二者合起稱為“寒試”。

這寒門第一次開門收徒,便大大出乎中原人士的意料,這第一次寒試的文舉考校,竟只發了一張白紙給眾位考生,考校的時間竟然也未規定。最後只要你將那白紙放於千牛山下那間陋室之內便可。前來應試的眾人面對這張紙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有人在上面作詞、有人在上面寫詩、更有甚者在上面作畫,至於一些目不識丁的人,便在紙上亂塗一通。直至髮捲後的第七日一位身著樸實的中年男子——也是此次文舉最後

目錄
我手下巨星無數蒼天聖道辭職後小皇帝不做人了[穿書]反派帝王生存攻略綜視:紅樓棄子,開局薛寶釵報恩翻紅閨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