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野象谷(第1/2 頁)
西雙版納是雲南八個自治州之一。
與寮國緬甸相接壤,可謂是一江連六國,是一處極具東南亞風情的地方。
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桂冠上的一顆綠寶石”等美譽,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夢境。
凝香除了在動物園見過大象,平時很少見,也從沒出過省。聽象谷,她一下子就拉著石林的手吵著要去野象谷。
野象谷,位於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子保護區,是華夏首個以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國家公園,素有“人類與亞洲野象溝通的橋樑”的美譽。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聰明且具有靈性的亞洲象,可以近距離的和大象來一次親密接觸。
“石林,華夏大國原始森林很多,像你們瑤村的原始森林,恐怕比這裡的參天大樹還高很大,為什麼沒有野象來過?”凝香不解。
“亞洲象曾廣泛地分佈在長江流域、兩廣及貴州地區,甚至北至黃河流域。
隨著氣候和地理環境的惡劣,亞洲象被迫一路南遷。
這些野象極具靈性,它們要找的地方不但要環境適宜,更主要的還要有適合自己的食物。
亞洲野象的主要食物是嫩葉、芭蕉、竹類、草類、樹葉、嫩芽和樹皮等?。
它們也會食用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而且亞洲野象的食量巨大,一頭成年野象一天大約需要吃300千克的食物?。
亞洲野象的飲食習慣和食物偏好與其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而云南和緬甸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如西雙版納,最適宜野象的生存。
這裡植被繁茂,生物多樣性豐富,為亞洲野象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所以西雙版納就成了亞洲象在華夏的棲息地。”
石林這樣解釋,雖然凝香不是很明白,但還是點了點頭。
石林和凝香在野象谷,透過高空觀象棧道、雨林觀光索道、亞洲象博物館、亞洲象種源繁育基地、亞洲象表演學校等多個遊覽專案。
在不干擾亞洲象生活的條件下安全地觀察了亞洲野象及其生存環境。
這裡也是華夏唯一可以與亞洲野象近距離交流的地方,被譽為“人類與亞洲野象溝通的橋樑”。
野象谷內溝河縱橫,森林茂密,一片熱帶雨林風光。
亞洲野象、野牛、綠孔雀、獼猴等保護動物都在此棲息。
是西雙版納旅遊景點的佼佼者。
野象谷有華夏國第一所馴象學校,遊人可觀看大象表演節目。
另外,這裡野象大約有50群,300-350只左右。
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沒、漫步、洗澡、嬉戲。
遊客還可以透過紅外線夜視鏡在晚上觀察象群的出沒。
觀看野象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夜間和清晨。
在華夏要看亞洲野象,必須到西雙版納。
到西雙版納看野象,又必須到野象谷。
從激流到靜水,從土壤到地表,從草叢到灌林,從林下到林冠,都是動物們棲息地所在,這片土地就是他們的家園。
古有“乘象國”之稱的西雙版納,如今依舊能見到大象的身影:象樹、象牙樹、象鼻樹,還有象織錦、象工藝品、象壁畫、象雕塑,甚至神象“掌月郎宛”、關於象的神話、象的傳說…還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
看完大象表演後,凝香興奮地跑到旁邊一家小店。
店裡擺滿了各種帶有大象元素的小物件紀念品,精緻極了。
她拿起一個小象造型的木雕愛不釋手。
石林笑著走過來,剛要付錢買下那個木雕送給凝香,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喧鬧聲。
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