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于思辯。種種相加才是一個人,歷史如同我們的記憶,這段記憶就是經驗,我們必須得記得,記得歡笑和淚水,記得跌倒與成功,一個人若是忘記了自己的過去便無處尋找自己的未來。」
歷史是什麼?
往小了說是經驗,是讓我們記得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往大了說是國家,是一個個王朝興起衰敗的墊腳石。
文物是什麼?
是組成這些歷史的見證,是這些記憶的拼圖。
喬橋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中文物被大量的糟-蹋,歷史的傳承模糊埋沒,但她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聽完喬橋的話,方俞辰先是沉默了半晌,問,「那它還會把人拖進那裡面嗎?」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會了,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宿命。
不是被劇組當道具而是真真實實折在戰場上。
瞭解始末,方俞辰也不再多說什麼,離開前只給喬橋留下了句:「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提。」喬橋笑著答應了。
回到劇組包的民宿,喬橋正巧碰見了柯導,他屋裡的wifi斷了,正在客廳邊蹭wifi邊等人來修。
喬橋還沒來得及跟人打招呼柯導到是先看見她了,招手示意對方過來。
「柯導好。」
「嗯。這麼晚才回來?」和在劇組不一樣,現在的柯導穿著白褂汲著拖鞋,桌上還泡著杯紅棗枸杞,活脫脫公園大爺形象。
見狀,喬橋樂了,「剛和人約了頓飯,柯導怎麼在這呢?」
「別提了,水弄路由器上壞了。」簡單說了兩句,柯導才進入正題,「老封給我說過你,說你是他最得意的學生,一天弄出《蘋果》還發給大賽了。」說著就點了點手機,「我也看過了,《蘋果》和《羅剎鳥》,是很不錯,對一個新人來說已經跨進導演這個門檻了。」
能從影視一線導演口中得到這個評價已經是對喬橋最好的認可,她連忙搖手,「不敢不敢,我離一個真正的導演還差的遠呢。」
喬橋明白自己幾斤幾兩,就算自己有腦洞有技巧可影片沒有羅剎鳥「特效」的加持也不會被大眾喜歡。
「保持這個態度你就能在這個圈子裡走很遠。」柯導表揚了一會兒似不經意間提起,「你影片中的特效是自己做的?還是找的哪個團隊?」
喬橋心裡有了不太妙的預感,「是我一個朋友幫忙做的。」
柯導眼睛暗淡了不少,「那你問問你的朋友有興趣來我的工作室上班嗎?」
「我回去問問。」
得到答案柯導「哦」了一聲,肉眼可見興致已然沒剛剛那麼高了,客套了一會兒柯導放行讓她回房間。
回到房間喬橋才知道為什麼柯導會那樣問,在影片下方很多技術帝開始扒影片中運用的特效和技術,前幾個熱長短評還是標v的紅大佬。
【從海外數一數二特效公司辭職回來,本人應該有權發聲,眾所周知這麼多年海外特效一直領先我國,所以一般我國需要特效的電影都是花大價請公司製作,這些公司明面上是拿錢辦事可實際上都會「歧視」我們國家,貧乏的市場讓他們利字當前,特效師從特效上扣錢,上交後不滿意返工的話又會耽誤時間,各個審核各個流程都會花錢……最後成品就是五毛錢特效,當我看見影片中成熟的特效技術,我既欣慰又感動,我國特效市場終於成熟了。】
【一個短影片的特效都這麼精湛,我都不知道那些投資幾千萬幾個億的科幻電影了,放出來恨不得給它塞回去重做,那些導演不覺得丟人嗎?無論是《蘋果》還是《羅剎鳥》它們無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