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第一皇室 > 第104章 損種!

第104章 損種!(第5/6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投胎成了原始人大秦龍雀大明史上第一大帝鬼滅之刃:繼國巖勝只想走劇情火影:拋開大雷不談你就沒有錯?從鄉村愛情開始多子多福一刻不停穿越的我好累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年代:四合院之好好生活盤點: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入秦記我穿越成李景隆了?我到大唐做鹹魚在帕底亞滿級後才開始旅行海賊:被戰國流放後,我開始築城一夢維艱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美漫,無敵從讓祖國人叫爸爸開始影視之古惑仔開局天下第一小廝

大任,豈是翰林院那些埋首故紙堆的庶吉士所能輕易肩負?

顯而易見,他們力有不逮。翰林院能孕育出張居正這樣的奇才,已是百年難遇之幸,後繼者難再續輝煌。

再看翰林院後來之輩,未免令人唏噓。皇帝朱由校輕啟朱唇:“速將各地巡撫名錄呈上。”

言罷,倚椅沉思,意欲於群英中再覓良才。

正當帝王籌謀治國之道,應天府魏國公府後,小工坊內暗流湧動。

皇帝推行銀幣新政,金銀之禁重啟,然監管森嚴,私鑄者必死無疑。

然應天府配額有限,即便有宦官監工,徐弘基仍心生邪念,意圖火耗中飽私囊。

四成火耗,無異於剜肉補瘡。徐弘基與其子徐文爵,焦急守候銀匠之作,眼巴巴望著鐵釺傾注銀液入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冷卻破模,只見幾枚黯淡無光的銀幣,滿布黑斑,令人大失所望。

“此斑何以難除?”

徐弘基蹙眉問道,心中暗歎與順天府銀幣之天壤之別。

匠人無奈,唯以退火試之,終得數枚暗黃銀幣,麥穗模糊,與官版銀幣之精細麥穗、九十六道內陷花稜相比,雲泥之別,一眼可辨其偽。

“何不雕琢一番以求近似?”

徐文爵提議,卻遭徐弘基搖頭否決:“耗時耗力,成本高昂,得不償失。”

言罷,徐弘基試以吹氣驗銀,卻無聲無息,彈跳沉悶,顯然成色不佳。

“此幣可流通否?”

徐文爵疑惑。徐弘基瞪目以對,半晌道:“或可一試,畢竟銀質無假。”

身為世襲魏國公,徐文爵行事不羈,法紀觀念淡薄,可見一斑。

"豈有此理!這等劣跡斑斑、一望便知的假銀幣,一旦流通,怕是從京城來的官宦們會如餓犬撲食般蜂擁而上。"

"京城之中,三位顯赫伯爺因私鑄銅幣之罪,已被聖上嚴懲,頭顱落地,家族流放瓊州,淒涼至極。"

"試想,屆時家族是否也難逃械送京城之厄?"

"至於如此嚴重?"

徐文爵面帶疑惑,半信半疑。

"陛下新納堂妹為後,怎會輕易對我們動手?"

他心存僥倖。

徐弘基望著這不爭氣的兒子,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九代傳承,你怎以為皇后會因一‘徐’字而偏袒我魏國公府,或是那定國公府?昔日老祖輝祖公未能保全徐增壽,情分早已煙消雲散。"

言罷,他手指前院,語氣沉重:"到時與令堂或許只能遠赴瓊州,以捕魚為生。"

"盜鑄者,死路一條!聖上之旨,豈是兒戲?"

徐弘基嚴厲告誡,隨即下令:"銷燬,不留絲毫痕跡。"

他手握幾枚銀幣,與真品細細比對,心中疑惑重重:"皇上的鑄造之術,究竟是何等神奇,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誠然,皇帝所採之法,名雖為鑄,實則乃壓。

即便知曉其成分比例,若無先進技藝,大規模複製亦是天方夜譚。

此理猶如某些落後國度,連簡單打火機亦無法自制。

寶泉局對鑄幣之術嚴守機密,實施標準化作業,工匠僅知其區域性,不知其全貌。

退火、砂洗、軋邊、冷壓,每一環節皆不可小覷。

若無皇上指點,寶泉局亦需時日方能洞悉其中奧秘。

更有一物,至關重要,卻為我等所無——輥壓機,本是兵仗局制甲之利器,而今卻成鑄造銀幣之關鍵。

然,就此放棄,徐弘基心有不甘。

鑄幣之利,歷朝歷代皆視為肥缺,銅錢尚能獲利五成,何況銀幣之火耗高達四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亮劍:活在現代,打造最強輕步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