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第一皇室 > 第62章 貨幣!

第62章 貨幣!(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投胎成了原始人大秦龍雀大明史上第一大帝鬼滅之刃:繼國巖勝只想走劇情火影:拋開大雷不談你就沒有錯?從鄉村愛情開始多子多福一刻不停穿越的我好累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年代:四合院之好好生活盤點: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入秦記我穿越成李景隆了?我到大唐做鹹魚在帕底亞滿級後才開始旅行海賊:被戰國流放後,我開始築城一夢維艱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美漫,無敵從讓祖國人叫爸爸開始影視之古惑仔開局天下第一小廝

“然好景不長,濫發再起,寶鈔復貶,終至棄用。反觀白銀,朝廷徵稅,價值自顯,錢之地位穩固。”

群臣奮筆疾書,記錄下皇帝關於貨幣之道的真知灼見,心中暗自驚歎:此君思維獨特,非我等儒生所能及。

孫承宗於東宮授業之時,究竟以何典籍啟蒙聖上?

其教誨之深,可見一斑,令人不禁遐想聯翩。

"適才,我們探討了錢之本源及其何以成錢。"

"白銀之所以能化身為流通之媒介,非僅因其固有之實用價值,更在於朝廷以之為稅賦之載體,從而賦予了它交換之魔力,使之成為經濟脈絡中的血液。"

朱由校輕放茶盞,面色凝重,環視殿內群臣,緩緩而言:"朕欲問,爾等可知,朕何故下令鑄造銀幣,以之為國之貨幣乎?"

"陛下明鑑。"畢自嚴,度支司正卿,聞絃歌而知雅意,即刻應答。

"舉一反三,民間有諺雲:'穀賤傷農,谷貴亦非福',是以我大明設立常平倉,以穩糧價,護佑蒼生。同理,新鑄銀幣,朝廷可借其流通量,調控物價,避免市場動盪,民不聊生。"

"妙哉!"朱由校對畢自嚴之見解頗為讚許。

"方才畢卿提及江南銀豐而江北及川渝銀匱,因而反對全面折色。既如此,朕欲聞卿對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畢自嚴躬身行禮,條理清晰地進言:"臣有三策:一者,江南銀豐,先行推行銀幣,並試行稅收折色;二者,江北川渝銀少,朝廷當靜待銀幣充盈,再行推廣;三者,當前銀幣流通有限,僅及京畿,猶如杯水車薪,臣請旨擴大寶泉局鑄造規模,以應時需。"

"善,此三策可行,先在南北直隸試行,以觀其效。"朱由校點頭應允。

"臣領旨。"畢自嚴再拜而退。

趁著劉時敏執筆擬旨之際,朱由校悄然離席,步入後殿。殿內眾人亦紛紛起身,或舒展筋骨,或前往淨房。

片刻之後,朱由校重返前殿,茶話會再度啟幕。

"一條鞭法,實則雙管齊下,一為折色,二為攤稅。"

朱由校語鋒一轉,面色凝重,"折色之要,在於錢幣,朕已借銀幣之力,略解其困。然攤稅之難,更為棘手。"

言罷,他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最後將視線落在袁世振身上:"我大明戶籍制度,錯綜複雜,袁卿,汝有何高見?"

"臣遵旨。"袁世振一揖到地,胸有成竹,準備充分,深知此非即興之談,而是早有籌謀。

大明皇權,自古深入民間,朱元璋之智,雖制度嚴苛,亦有其深謀遠慮之處。

此番茶話會,實則暗藏玄機,非等閒之談。

你言其無能,實則他所創之制,歷經兩百載風雨飄搖,直至明末方顯頹勢,若非崇禎這“昏庸之主”當道,或能再續輝煌半世紀。

大明之戶籍,精妙如裡甲,百一十戶聚為裡,丁糧之冠十戶領里長,十年更迭,迴圈不息。

而那鰥寡孤獨之輩,則被溫柔以待,均攤於裡中,稱為畸零戶,雖免賦稅徭役,卻得鄰里共護,猶如大明之孤老樂園,暖意融融。

裡中更有老者數名,如智者坐鎮,督農勸桑;保甲數人,守護安寧。

此等制度,確保皇恩浩蕩,非一紙空文於鄉間。

三言兩語間,大明鄉村治理之貌躍然眼前。

然袁世振一語驚醒夢中人:“觀兩淮之地,裡甲制已現疲態。”

他繼而剖析,地方苛捐雜稅如蝗蟲過境,中農下農皆受其害,流離失所。

官員上任,先索“見面禮”,里長甲首亦需供養衙門,開支浩大,終致民不聊生,地稅之重,甚於國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亮劍:活在現代,打造最強輕步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