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牆宮院(第2/3 頁)
身施禮,仍由奶孃陪同,慢慢退了出去。
郭老夫人看著趙佑落寞的小小背影,略帶責怪地對女兒說:“誰家的孩子不貪玩兒呢,你呀,對佑兒未免太苛責了。”
郭後卻嚴肅地對母親說:“我的佑兒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唉!”兩個女人同時發出一聲低微的嘆息,郭後在心底暗自感傷:佑兒,不要怪母后,母后何嘗不想讓你你無憂無慮玩耍,奈何你生長在皇家,你必須爭氣,你是母后唯一的指望呀!
皇宮中延慶殿後面有一個無名的小殿,宮裡人都稱它為萬歲後殿。這幾天,這個狹小的後殿卻熱鬧起來,不僅被賜名為月華殿,還像民間市井一樣貼滿了窗花剪紙。
一個晚霞漫天的黃道吉日,一頂廂氏小轎悄悄停在月華殿前,劉娥從轎中緩緩走了出來。
落日的餘暉中,那高高的宮牆飛簷被鍍上一道金邊,顯得更加壯麗。
劉娥抬起頭,目光越過宮牆,看著那遙遠的雲天之外,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中的兩句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惠兒和李思芳歡天喜地迎了出來,原來她兩人前天晚上就被郭槐安排進宮,並將這月華殿重新佈置了一番。
,!
“夫人您瞧,官家特意讓咱們把這裡佈置得像洞房!”
“嗯、嗯!”郭槐乾咳了兩聲,提醒道:“惠兒姑娘,這裡是皇宮,以後稱夫人要喚作娘娘,還有,不能再說咱們咱們的,要自稱奴婢。”
其實在入宮前,郭槐已經向她們講了宮裡的規矩,奈何惠兒侍奉劉娥多年,一時還沒改過口來。
劉娥環顧著喜盈盈的紅窗花,不禁百感交集:十五年了,從青春少女到徐娘半老,這其中有多少苦難,多少落寞,多少期盼,還有多少不眠之夜,她總算熬過來了。雖說此番她低調入宮,甚至需要冒充別人的後代(張耆早將真宗為劉娥編造的身世告知,並讓她時刻牢記:她的祖父是後漢右驍衛大將軍劉延慶,父親是已故虎捷都指揮使劉通,開寶元年從徵太原時,劉通病故,劉娥因在襁褓而鞠養於外家);可真宗以帝王之尊親自安排她入宮的所有瑣碎細節,照顧著她的敏感情緒,有這些就足夠了。
“哎呀,官家來了,奴婢、奴婢拜見官家,官家萬歲、萬萬歲!”劉娥恍惚愣神之間,真宗已經笑意盈盈地走了進來。慌得惠兒趕忙跪拜。
劉娥也連忙蹲身施禮道:“妾身叩見官家。”
“快起來!”真宗急忙將劉娥攙起並悄聲說:“小娥不必拘禮,我還是你的三郎!”
世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暖心和動聽的語言嗎?劉娥心頭一熱,眼睛裡已經是珠淚盈眶。
郭槐向眾人使了個眼色,惠兒等人皆悄聲退了出來。
月華殿相比其他嬪妃的住處確實狹小了些,可這裡與延慶殿長廊相連,正殿有三間,廂房各兩間,外加東西耳房,足夠劉娥主僕居住安置了。
柔和的燭光下,真宗與劉娥攜手並坐。
真宗指著喜慶的窗花,笑著問:“我讓郭槐按照民間的新房佈置,小娥可還滿意?”
劉娥微微一笑,調皮地說:“大宋天子所賜,民女豈有不滿意之理?”
真宗長長舒了口氣,欣慰地笑了,自他登基以來,能讓他忘卻天子身份而以平常夫妻之禮輕鬆相處的仍是隻有劉娥一人。
“這麼說,官家已經在新人處安置了?”郭後的聲音一如既往輕飄淡然。
“回皇后,奴婢只看見月華殿內燭火通明,想來官家還沒安寢呢。”
“哼!已故虎捷都指揮使劉通之女!看來官家為了給她一個正經出身,還真是做了一番功夫!”
阿新撇了撇嘴說:“那又怎麼樣,奴婢從沒見過年過三十幾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