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立儲大典(第1/3 頁)
天剛矇矇亮,劉娥就起身為元侃備好洗面水。
哪知道元侃像個孩子似的賴在床上,嘴裡嘟囔著說這是近兩個月睡得最香的一次,說什麼都要再睡一會兒。
劉娥笑道:“三哥不是來和天尊下凡嗎,你如此貪睡,依我看,倒不如叫做睡佛!”
元侃卻一骨碌爬了起來問:“今天是四月初八嗎?”
劉娥點了點頭。
元侃一下子沒了睡意:“四月初八,佛誕日呢,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原來四月初八是佛誕日,這一天,開封十大寺院同時舉辦浴佛齋會,用香料和糖水煎煮成熱湯,稱作“浴佛水”,饋送給參加齋會的香客和常年供佛的施主。還有一些和尚,端著“浴佛盆”,吹打著樂器,沿街遊走,不時在一些人家門口停下,請主人用小勺舀起盆中的浴佛水澆在銅像上,謂之“浴佛”。
在中國歷史上,有數不清的皇帝為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去信佛求道。太宗也不例外。除了身體的傷痛,還有他內心深處無法示人的隱秘:燭光斧影、金匱之盟、德昭、德芳、廷美之死
一個靈魂裡揹負了太多秘密的人,卻無法向任何人懺悔,飄渺神秘的佛道成為他的宣洩和寄託。所以近兩年,開封城內一座座規模宏大、各具特色的道觀和佛寺拔地而起,成為京都內的另一番勝景。
元侃洗漱完畢,劉娥遞過來一卷紙稿。
“這是什麼?”
“閒時抄寫的經文,為孩子們祈福!”
近幾年,元侃府內除了妾室楊媛,又納了杜氏、戴氏為側妃。戴氏為定武軍節度使戴興之女,杜氏為昭憲太后(宋太祖、太宗之生母)的侄女,二人均出自名門,杜氏與元侃還有姑表親這層關係。
王府內,正妃郭氏相繼誕下三個男孩兒,不幸的是前兩個均未滿週歲就夭折了,唯餘幼子趙佑被當做心肝兒一樣的疼愛。楊媛無所出、杜氏、戴氏各生一女。
趙佑時年九歲,郭妃在他身上寄予厚望,幾乎傾注了全部心血。
時如流水,十幾年的歲月匆匆過,劉娥自那年被逐出府流產後卻再未受孕。
每逢府上有新生兒降生,劉娥總是縫製多子福袋,同時焚香抄經,為元侃的孩子們虔誠祈福。
今年也不例外,她趕在佛誕日前夕抄寫經卷來祈願元侃功德圓滿、多子多福。
元侃捧著這些沉甸甸的經卷,一時心中百感交集。
十五年前,他是一個青澀的閒散王爺,她是一個賣藝討生的鼗鼓少女。而今,他踏上皇儲之路,她的幽居之所倒成為他安放心靈之處。十五年的歲月早已使劉娥華麗蛻變。可她也永遠失去了成為母親的機會,他和劉娥傾心相愛,卻無法擁有一個他們自己的孩子。
劉娥此刻卻未注意到元侃的神色變化,微笑著說:“妾身要提前恭喜王爺了!”
元侃回過神來,注視著劉娥的眼睛,這雙眼睛依然美麗得讓他心醉,除了那種攝人心魄的美,更增添了一種睿智的光芒。
“何喜之有?”
劉娥正色道:“恭喜王爺即將成為大宋皇太子啊!”
“這話怎可亂說。”
劉娥道:“官家決不會無緣無故提及開寶皇后的,王爺應該明白這背後的深意!”
元侃一言未發,拍了拍劉娥的肩頭,抬步走出正廳。
劉娥含笑目送,她與元侃早已心意相通,他們都心下明瞭,那一天真的就要來臨了。
原來太宗遲遲不肯確立太子,除了他明面上的解釋(前代治亂、近世澆薄、諸子年幼)之外,還有一個他無法啟齒的深層原因:那就是太祖的皇后開寶皇后宋氏還健在。宋後健在,意味著太祖時代還沒有完全畫上句號。他怎麼坐上這個皇位的,他自己心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