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春秋晉國郤氏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 > 第247章 晉楚鄢陵之戰(7)

第247章 晉楚鄢陵之戰(7)(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此時楚共王已經離開了鄢陵,他這才想起來司馬公子側沒有跟上來,他猛的一緊:公子側性子剛烈,說不定因為戰敗而主動承擔責任。

“快,快,通知大司馬子反,讓他趕快跟上不穀,不穀有事要與他商議。

對了,告訴大司馬,這次與晉作戰,不穀是主帥,戰敗的責任一律由不穀承擔,與任何人無關。”他命令侍衛立即通知公子側。

令尹公子嬰齊在暗處冷冷看著楚共王的著急樣,心裡頭一個邪惡的計劃誕生了:

子反啊子反,我的親弟弟,你這些年仗著大王的信任,屢次頂撞於我,多次搶我的功勞,這次就讓你死在這裡吧。

楚共王的使者走了,公子嬰齊的使者也隨即去了。

公子側的營帳裡一片大亂,公子側正準備抹脖子,近侍們哭著求他不要自尋短見,一切交由大王發落。

公子側也是左右為難,是啊,自殺,對於一般的人來講,那是多麼艱難的選擇啊。

突然聽到一車疾駛而來,驟停營外,只聽一人高聲叫道:大王有令,命大司馬子反快快趕上大軍,聽候大王調遣。大王說了,此次戰敗,責任在於大王,與任何人無關。

公子側一陣感動,他緩緩放下了劍,眼含熱淚。

“大王啊,臣一介罪人,怎麼還要勞煩大王牽掛啊。”公子側當即命令收拾東西,立即出發追趕楚共王。

楚共王的使者剛走,又有人來了。那是公子嬰齊的人。

公子側不解地看著來人,來人冷冷對公子側道:

“大司馬可知當年城濮之戰否?令尹成得臣如此勞苦功高,卻因城濮之敗而自裁謝罪,至今楚人都紀念他,這是因為他要維護楚軍百年之軍紀。

現在,中軍大敗,難道大司馬真的要大王親自承擔責任嗎?”

公子側低下了頭。

是的,來人說得對,自己見了大王,難道真的讓這次戰敗的責任由大王來承擔嗎?

大王胸襟坦蕩,他愛民如子愛兵如親,對自己更是呵護有加,難道自己就不能為他作出犧牲嗎?

來人走了,公子側再次拔出了劍。這一次,他不再猶豫。

劍橫過,血濺當場!

楚共王還是不放心,派出使者僅僅一小半時辰,他再次派出使者,他真的很擔心公子側會自尋短見。對這位忠心耿耿的王叔,他太瞭解了。

但當使者見到公子側時,只見到了已經自殺身亡的公子側屍體!

就這樣,晉楚歷史上第三次大決戰鄢陵之戰結束了。戰役的結果是楚軍敗,晉軍勝。晉軍取得了與楚國正式大規模交鋒的三打兩勝。

戰役講完了?

不,還有得講。

因為這樣一場標誌著中原霸主最後歸屬的戰役,還是有一些細節值得我們整理的。比如,春秋戰場上的那些禮節。

如果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那些戰場上的禮節,只能說古人迂腐透頂,打個仗不就是把敵人打敗為目的麼?還講什麼禮節?

是的,沒錯,戰爭就是為了勝利。但在春秋戰場上,戰爭必須把握兩點:一是要勝利;二是不失禮。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明白,當年的宋襄公為何要打那樣一場蠢豬式的泓水之戰。

如敵人渡河時不能出擊,敵人未列陣時也不能出擊,戰場上不能殺16歲以下的娃娃兵和60歲以上的老兵等等。

宋襄公戰敗了,所以很多人會譏笑他這種假仁義。

但萬一他勝了呢?

如果宋襄公在泓水之役中勝了,那他便獲得了完整意義上的勝利!

既在軍事上獲得了勝利,又不失戰場禮節。

禮,對於春秋諸侯來講,那是頂頂重要的東西。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