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第1/3 頁)
只是這一別,竟然是永別!
我這一生,太不甘
第315章:安寧日子
柱子與海棠就這般在海邊落腳,安頓下來。
兩人住的小屋不大,是租賃的一漁民家過世爹孃的老院子,一月只需要出一百個銅板子就可。
小屋破敗不堪,只是院裡還算大,伙房,東西廂的臥房裡,一應家當也都還齊全。
自從拜過天地之後,海棠第二日就辭別了徐阿嬤,帶著簡單的行囊進了柱子的小院。
他們雖成了親,卻沒上告父母,因此也就還是恪守本分,分房而居。
照顧孩子的阿嬤也知曉兩人的關係,每日都用心交代海棠些帶娃的重要事兒,如此這般到了月底,等到海棠已經上手,便請辭回家了。
柱子日日隨人出海,心疼她帶著孩子累,執意不肯讓阿嬤走,海棠還是說服了他。
是啊,帶著杜鵑的孩子,還是個生病的小傢伙,她心裡初始也有些疙瘩。
可她是真心要跟著柱子過日子,既然一心跟了他,那也就是接受這個孩子了。
好在孩子很好帶,日日吃吃睡睡,雖然身體虛弱,但村裡有老大夫守著,日日上門針灸推拿,倒是安安生生的沒出大亂子。
晃眼孩子就三個月大了,褪去皺巴紅紫的模樣,出落的漸漸白嫩水靈起來。
與柱子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學會了笑,自此只要見了海棠,他就會睜著大眼睛衝著海棠笑,海棠忙碌時將他放在床上,他眼珠子也隨著海棠,緊追不捨,偶爾見著海棠出個門倒水,或者晾曬衣裳,就會癟著嘴兒流淚,卻不哭出聲,看著憋屈的小模樣,簡直是心疼死個人。
海棠越發覺得這小娃兒可憐懂事兒,越發歡喜他
在這海邊落腳,倒是也得了許多樂趣,村子不大,但前後村落加起來,人卻不少,逢二逢五,或者節氣,十里八鄉的人便聚集在一塊兒趕集,偶爾得了大豐收,幾個村裡的人也會請來唱戲班子,唱上幾天大戲,或者是請來道長和尚之類的方外人,做幾場法事,感謝龍王爺賞口飯吃。
一家三口,但凡天氣不好,或者趕上大集,柱子都會陪著海棠逛逛,採買些東西,有時無事兒在家呆著,他又會跟她前前後後,屋裡屋外轉悠,只海棠走哪裡他跟哪裡,跟個跟屁蟲一般,攆都攆不走。
海棠氣急時,便罵他兩句,他卻總能一句話,讓她軟下心來。
他說:&ldo;我把你丟的太久了,不看著你我怕又丟了你&rdo;
轉眼日子進入十月,又是一年初冬,海風都似刮人的刀子,吹得人臉生疼。再沒人出海了,偶爾海灘上也只有幾個玩鬧的半大小子,撿些小魚小蝦,湊個好玩兒。
海棠和柱子在月初時,回的清水村。
孩子已經有七個月大了,能夠含含糊糊的喊人,偶爾叫孃的時候,甚是清脆。長的雖瘦弱,卻也精神的很。
經了半年的休養,柱子和海棠也都胖了些,精氣神比起半年前,自是好了許多。
一路奔波,兩日兩夜折騰後,直到半夜,兩人才進村。
進了門,張二孃抱著海棠一通痛哭,海棠思念爹孃,也跟著落淚。
她雖隔十天半月,就要寫上書信,託人寄回,可思鄉之情也還是濃鬱。
張二孃依舊不待見柱子,瞅見他懷裡的娃娃,更是氣的不行,如果不是看在海棠的面兒上,只怕就要把人直接往外轟了。
大山倒是還成,拉了柱子進來,又忙前忙後的幫著他張羅安睡的客房。
直到三日後,柱子跪著賠上謝罪茶,並一再保證會一輩子待海棠好的份上,張二孃這才勉強應了他,總算好了幾分顏色。
倒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