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2/2 頁)
普遍的和睦,也不是基於對於不間斷的和平的憧憬。只有在利益的競爭中、在復興的民族感中、在每一國人民的首先供己所需的決定中----席捲世界的保護主義浪潮是該決定的鮮明象徵,才可以聽到這種保證:多個世紀的英勇戰鬥所建立起來的宏大的制度規範尚未受到侵蝕。在這種極具創造力的鬥爭中,無可否認的利益和覺醒的國家意識將引導美國發揮它的作用,拋棄只適用於它的幼年時期的孤立政策;並認識到,儘管避免捲入歐洲人的事務曾對其獨立性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今天它從歐洲人處承擔一份辛勞就是為維護這個文明的共同利益而負起一份應盡的責任。我們的太平洋地區和英國的太平洋殖民地已在一陣本能的震顫之中感到了一些精明的歐洲人在中亞和北亞的眾多人口中察覺到的那種威脅。他們向太平洋諸島的峰擁而入表明這股洪流不僅可能順陸西涌,也可能跨海東進。不過,我沒有細緻地探究過這種浩大的運動的細節,其實,它也許永遠不會發生,但在當前形勢下它的可能性還是明顯地隱現於未來的地平線上,對它的唯一屏障將是我們文明的代表者的尚武精神。不管發生什麼,海權在當今年代將扮演它在任何歷史時期都扮演過的角色;而美國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必定成為向文明世界的海權提供動力的前沿地帶之一。
如果到時人們應被看到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現在就應切實地理解當今的形勢----如本文的開始所提的----並依循這個認識而行動,這才可以對看來遙遠的緊急事態做到有備無患。憑藉海洋商業和海軍優勢控制海洋意味著在世界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不管陸地能產出多麼豐厚的財富,沒有什麼能象海洋那樣為必不可少的交換提供便利。關於海洋----也許更應該說是水域----的基本事實是它是大自然中偉大的交通媒介。今天不可能再有哪一個國家能象過去那樣獨霸海洋。象與之相比微不足道的陸上利益一樣,對海洋的控制必須透過競爭獲得,或許還需一番武力較量。作為各國為之角逐的最大獵物,控制海洋也會象其他激起爭執的利益一樣有助於使對目標的矢志不移精神和力爭上遊的品質處於生機勃勃的狀態,而這些正是文明國家社會的力量所在。這個社會的一體性不體現在各種情形的簡單雷同上,而在於道義和思維上的共同標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