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妖書(第1/7 頁)
在宮廷的深處,明神宗的長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原本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女,在慈寧宮默默侍奉著慈聖太后。那天,明神宗如往常一樣,前來慈寧宮向母親請安,恰逢太后外出,神宗正準備離去,卻不經意間發現了王氏。她清秀可人,氣質獨特,神宗瞬間被她吸引,私下與她共度了一段短暫而激情的時光。
然而,按照宮中森嚴的規矩,皇帝臨幸宮女後,應當賜予對方一件信物,作為這段情緣的憑證。但明神宗卻認為,王氏是母親宮中的宮女,這私下的臨幸實在是件不光彩的事,於是他選擇了沉默,沒有給王氏任何信物,便匆匆離去。
誰知,這片刻的風流,竟在王氏的肚子裡播下了龍種。慈聖太后得知此事後,雖然自己也是宮女出身,卻並未為難王氏,反而滿心歡喜地召來明神宗詢問詳情。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神宗竟然矢口否認自己曾經私幸過王氏。
但皇帝的日常起居,包括性生活,都有專人詳細記錄,明神宗臨幸王氏的事早已被記錄在《內起居注》中,無可抵賴。在鐵證如山面前,明神宗只得紅著臉預設了這段私情。然而,對於明神宗來說,對王宮女的臨幸只是一時興起,新鮮感一過,他並不想為此負責,因此對王氏並無多少真情。
但慈聖太后卻是一位賢明的太后,她深知王氏腹中的龍種對皇室的重要性。於是,她力排眾議,讓兒子立王氏為恭妃,並告訴兒子:“我已年老,尚未嘗過抱孫之樂。若王恭妃能生個男孩,這將是宗社的福氣。母以子貴,豈能計較原先的貴賤?”
就這樣,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宮女,因一次偶然的臨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皇室的未來。而這段充滿懸疑和曲折的故事,也在宮廷深處悄悄傳開,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十月懷胎的漫長等待後,王恭妃終於誕下了明神宗的第一個兒子——朱常洛。然而,儘管王恭妃被立為恭妃,她的兒子朱常洛卻始終未能被確立為太子,這一直是宮廷內外議論紛紛的焦點。
萬曆十四年正月,後宮中又傳出了喜訊,寵冠六宮的鄭妃誕下一子,明神宗為這個新生兒取名朱常洵。鄭妃聰明伶俐,與明神宗情深意濃,兩人之間的感情一直維繫到生命的盡頭。因為鄭妃的得寵,她成為了朝野上下矚目的焦點,但同時也引來了無數人的嫉妒和唾罵。
明神宗皇后無子,而鄭妃又深得皇帝寵愛,生下皇子後,明神宗便迫不及待地將鄭妃晉升為貴妃。然而,這一舉動在朝野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學士申時行等人紛紛上疏,指出皇長子朱常洛已經五歲,而生母王恭妃卻遲遲未得加封。他們擔心皇帝會廢長立幼,違背祖宗法制。於是,他們引用祖宗朝立皇太子的先例,強烈請求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明神宗在鄭貴妃的蠱惑下,總是想方設法拖延立太子之事。他心中更傾向於立朱常洵為太子,於是想出了各種理由和藉口來搪塞大臣們的請求。但這一做法遭到了大臣們的極力反對,他們堅持要立朱常洛為太子,不願讓皇帝的私情影響國家的未來。
當時,太子又被稱為國本,因此皇帝與大臣們之間的這場鬥爭被稱為“國本之爭”。這場鬥爭持續了十五年之久,使得宮廷內的權力鬥爭變得錯綜複雜,充滿了懸疑和未知。在這場鬥爭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懸於一線,而最終的結果將決定整個國家的走向。
萬曆十八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山西按察使府邸內,燭光搖曳。大儒呂坤,筆耕不輟,他正在整理那些歷史上鮮為人知的賢婦烈女事蹟,欲將她們的光輝事蹟鐫刻於青史。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完成了《閨範圖說》的初稿。
不久後,一位宦官陳矩悄然出宮,偶然間在市集上瞥見了這本新著。他翻看了幾頁,眼中閃過一絲異色,隨即決定買下此書,帶回那深宮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