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彼此試探(第2/2 頁)
鍵時刻能救命的東西啊!
弘晝不知道的是,正是他這些廢話連篇的信件,給皇上在權勢陰謀之中帶去了一絲歡樂和輕鬆。
而且,每次雍正看完之後,都會讓蘇培盛拿去給弘曆看。
甚至有時興致來了,也會隨手點評一下,再發還回去。
也是這些信件,讓三個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位置的人,彼此之間多了一份聯絡。
很快就到了農曆二月初二,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般總處在驚蟄和春分之間。
它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朝歷代向來重視的春龍節。
俗話說的好,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意思就是如果二月二的祭祀順利,預示著接下來這一年必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然而今年,皇上早早下令,由寶親王弘曆代其率領群臣,扶犁春耕,祭祀先農。
聖意一出,驚動群臣,弘曆算是一下子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朝野上上下下一片譁然,一時之間,陛下有意傳位於寶親王的訊息在京城裡不脛而走。
整座城池人心浮動,甚囂塵上。
然而無論這些人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祭祀還是得比照著以往的例子準備。
只不過皇帝耕田有著嚴格的禮儀制度,具體內容是皇帝往返犁地三次,官員由西階登觀耕臺,觀耕結束後,由東階退下。
以往倒是有太子代替皇帝祭祀的先例,如今親王代替倒是頭一遭。
這可愁壞了禮部的官員,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具體行程。
後來,還是蘇培盛去禮部走了一趟,才最終定了下來。
為了保障親耕典禮的順利進行,在耕地之前,都要事先進行演練耕田。
圓明園裡的山高水長,中南海的豐澤園,就是兩處重要的演耕場所。
到了二月初二當天,祭祀現場,有一身穿茄花色官衣,描著三花臉的官員在前,手持韁繩牽著一頭黃色耕牛拉犁。
後面跟著的是身穿蟒袍,外罩斗篷的寶親王。
只見他雙手扶犁,作耕田之狀,身後跟著的是貼身侍衛,旁邊還有官員負責撒麥種。
這頭牛是特意挑選出來的,性格特別溫順,全程都很配合,甚至都沒叫一聲。
過了今天,氣候轉暖,春回大地,正是農事開始和春耕播種之時。
隨著祭祀的順利舉行,弘曆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能稍稍放鬆一下了。
自從皇上放權之後,他心裡就繃緊了一根弦,行事愈發低調謹慎,牢記三思而後行,不肯多說一句話。
越是看似即將功成名就之時,往往最容易讓人墜落深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