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這樣子實在有些難看,虧得這裡地處偏僻,若不然讓人看見了,她跟瑩孃的形象可都全毀了。
雪地裡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腳印,寧娘走得滿身是汗,只覺得那甬道漫長無比,身上的小傢伙越來越重。
真看不出來,瑩娘個子小小的,下巴尖尖的,背起來倒是挺重。來時不過走片刻的路,這會兒卻是走了一盞茶的功夫還沒到禪房。
所幸剛才那個姑子機靈,把這事報給了元悟師太。師太帶了幾個人尋了過來,連帶著把得了訊息的二太太也一併帶了過來。
二太太一聽瑩娘丟了,立即腦袋一熱,幾乎跌坐在地,哪裡還顧得了別的,趕緊帶了芳草和竹枝衝出屋來。錢氏也有些著急,暫時將大老爺的法事放在一邊,回到自己禪房等訊息去。二太太一路過來時已是哭過一回了,此刻見了瑩娘立即便撲了過來,將她從寧娘身上扒了下來,抱在懷裡怎麼也不肯撒手。瑩娘倒也難得乖順,沒有將二太太推開,任由她抱著自己回了禪房,一頓熱茶熱湯的侍候。
元空住持聽聞也趕了過來,讓庵裡略懂醫術的一個姑子察看了瑩孃的腳傷。二太太一聽沒傷到筋骨,一顆心總算放下了一半。
寧娘先是跑了不少路,後來又背了瑩娘,回到禪房時已是累得直喘了。可巧琳娘帶著天香去隔壁探望姐姐,寧娘一人佔著一屋子,索性上床歇一陣兒。秋霽替她泡了熱茶,便輕手輕腳出去了。寧娘暈暈沉沉也不知眯了多久,再醒來的時候正巧碰上秋霽從外面進來。
秋霽臉上神色平靜,進屋後先觀察一番,確定屋裡只有寧娘一人時,才湊過來小聲道:「小姐,我打聽過了,今日誠親王王妃確有帶家眷過來,只是不知是男是女。聽說來了不少人,剛才那位公子或許是王府四少爺也說不定。」
寧娘一臉驚奇:「你怎知就是四少爺?」
「奴婢剛才跑的時候順耳聽到那丫鬟喚他四少爺來著。」
「嚴覺寺是尼姑庵,王妃怎會帶位公子來?」
「想是那四少爺年紀還小,又是王妃親生,自然是偏疼一些了。」
秋霽這話倒也不是沒道理。看那公子方才的年紀,說不定比自己還小上一些。嚴覺寺雖是女廟,卻也不是隻接待女客。像這樣十多歲的男孩子一般不會拒之門外。更何況那還是誠親王王妃帶來的,旁人哪敢說半個「不」字。
「你倒打聽得清楚,連這四少爺是不是王妃親生都知道。」
「那倒不是奴婢剛才打聽來的。誠親王家有四位公子的事情在京城不是秘事,人人都知道先頭兩位是側妃所生,後頭兩位是王妃嫡出。這位四公子年紀最小,只怕最得寵愛。」
難怪這麼無法無天,公然在廟裡攔住女客問姓名,還想對她動手動腳。都說誠親王為人稟厚,王妃也是良善之人,沒想到生出來的兒子竟這般頑劣。只怕外頭傳的那些美名,也不大盡實。
寧娘一下子就對誠親王府上下沒了好印象,掖了掖被子嘆了口氣:「管他是幾公子,只盼莫要再碰見他才是。」
上蒼像是聽到了寧孃的祈求,她們在嚴覺寺住了一晚,一直到第二日黃昏離開,都沒再見過那位公子。回到陸府後開頭那幾日寧娘還有些擔心,怕被對方認出身份胡亂與她攀關係,每日都讓秋霽注意留心府裡府外的傳言。過了幾日後她見一點動靜也沒有,便也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一整個冬日寧娘都窩在府裡沒再跨出去一步。進了臘月府裡就忙活起來了,雖則還在國喪中,但民間過年之事還是不能略去,只是照著往年略微儉省了一些,省了那些大操大辦之事,按著規矩必得要辦的事情倒是一樣沒少。
如今錢氏來了家裡,二太太雖還主持家事,卻少不得事事要與她商量一二。婆媳兩人內裡雖不和,面上倒裝得還過得去,二老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