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寧娘愣了一下,立馬明白過來:「你不放心那個叫周鬱芳的姑娘,想去看看?」說起來那兩人確實過分。聽意思那個趾高氣昂的和周鬱芳還是姐妹,竟為了一個男人如此算計她。那個三公子不知是什麼樣的驚人之貌,讓這些姑娘們如此垂涎,連親姐妹都不放過。
寧娘也有些擔心周姑娘的處境,但畢竟她與她不相識,甚至連面都沒見過。假山後的兩人已然走遠,王府這般大,她去何處尋她們去。但瑩娘看起來似乎對這事有些上心,寧娘也不忍掃她的興,只得勸道:「咱們便往那邊尋一尋,若尋著了好歹提醒她幾句。若尋不著便也只能回去了,如何?」
「若尋著了,你必會出手相幫。你從前與相月並無情分,不也幫過她。」
聽到這話,寧娘停住了腳步,定定地望著瑩娘。她知道瑩娘是個有恩必報的人,上次的蜀錦裙子便是如此。沒想到她心思竟細成這樣,連一年多前她扶了一個丫鬟這件事情,都一直記到現在。
這樣的姑娘,竟是二老爺與二太太親生,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寧娘不由又想起了她的雙生哥哥朗哥,也同她一樣心地純良品性高潔,是極為難得的出色少年。這兩兄妹真是奇特。從前寧娘只覺投胎到了陸家多有不悅,如今想到這兩人倒覺得這一生不枉此行。
人生得一兩個至親至性之人已足夠了。
她望著瑩娘,嘴角微微上揚,笑得很是高興:「難得你還記得這事兒。今日我便依了你,咱們快快去尋周姑娘,莫讓她遭他人毒手。」
兩個人便朝著既定的方向往前走。寧娘邊走邊看周圍的環境。這裡其實離正廳已有些遠了,她們一路走來竟鮮少碰到人。偶爾有一兩個小丫鬟走過,也不過是沖她們行個禮便走遠了。再往前走更是人跡罕至,老半天也碰不上一個人了。
寧娘感覺她們似乎已經出了點金池了。今日郡主生辰宴,想來府裡的丫鬟僕婦全都去了那邊,其他地方便不大會有人了。更何況這裡只是一處園子,並無院落,想來無人居住此處,自然也不會有看護的人了。
若是光看景緻的話,這裡倒也頗為雅緻。順著剛才那座假山一路往北,沿途還有幾處差不多的山景,圍繞著山頭栽種各色樹木,在這春末時分枝繁葉茂花開正濃。
兩人走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眼看周圍一個人也沒有,寧娘不免有些擔心,剛想開口勸瑩娘回去了,卻突然看到兩個身影從眼前的竹林裡閃過,很快便沒了蹤影。
雖然沒見過假山後頭的兩人,但寧娘憑直覺認為,這必定就是那兩人。今日姑娘們都齊齊在點金池賞景,沒事誰會走這麼遠的地方。她跟瑩娘先前是為了尋個偏僻處說話,才去了假山那裡。若不是為了尋這兩人,她們也不會走這般遠,只怕早就折了回去。
身旁的瑩娘似乎也注意到了那兩人,不動聲色便跟了上去。寧娘頭一回見瑩娘對這件事情這般執著,只得捨命陪君子,跟著一道兒穿過竹林,輕手輕腳向前摸索而去。
這竹林並不大,裡面頭的竹子倒是種得密密麻麻。竹林的一側似乎有幾間竹屋,透著一股清幽的意味。寧娘心想,若是在此處看書習字倒不失為一種享受,聞著竹子散發的幽香,品著青冽的香茶,無人打擾自在快活豈不美哉。
只是這念頭一閃而過便被她丟到了腦後。她此刻自然更關心那兩個女子去向何處,步子雖邁得輕,步伐倒是邁得很大,不多時已走出了竹林,將那令人神往的竹屋拋在了身後。
她同瑩娘走出竹林後,便迅速閃到了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樹後面。從這個角度望出去,眼前的景色一覽無遺。原來出了這竹林便是一條幾米寬的小河,河水淙淙而過,似乎一直流到了王府外頭。河邊隨意栽種了幾株垂柳,與王府裡頭規劃整齊的感覺略微有些不搭。
此處應該已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