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出兵壺關,斬殺於夫羅(第1/2 頁)
話落,羽箭紛紛從關羽等人後方射出,直撲前方被絆住腳的匈奴突騎。
“快跑!”
“都跟我從這邊衝出去!”
……
羽箭鋪天蓋地射來,匈奴突騎一邊揮刀抵擋,一邊往外跑。
雖然說左賢王呼廚泉和左骨都侯丘林氏都沒了,但匈奴突騎裡面也有其餘的將領。
只見任職日逐、且渠、當戶的匈奴貴族,各自帶著身後的突騎往外撤。
不過他們所去的方向,也有人阻擋。
只見,日逐對上了陳到大軍、且渠對上了張飛大軍、當戶則是對上了許褚大軍。
至於關羽?
因為沒對手,所以只能收割一些散兵遊勇之輩。
三方大軍撞到了一起,場面膠著起來。
而此時。
一波羽箭過去後,聽外面廝殺聲震天,盾牌也沒了動靜。
張與悄悄開啟一角,從縫隙往外觀望。
正好看到陳到正與敵軍廝殺在一起。
只見陳到看著衝來的匈奴突騎,戰意昂然,目中盡是快意:
“陳到陳叔至來也,匈奴小賊看招!”
雖說陳到等人的陣法看起來很簡單,不過是呈弧形一字排開罷了。
但其實,這陣法排列極為講究。
因為一字長蛇陣,是根據蛇的習性推演而來,因而共有三種變化。
擺出陣型後。
若敵軍擊蛇首,則尾動,卷向蛇首敵軍;
若敵軍擊蛇尾,則首動,咬向蛇尾敵軍;
若敵軍進攻蛇身,則首尾同時發動,絞殺敵軍!
也正是因此,張與將蛇身安排成防禦型盾兵。
步兵在前,騎兵在後,都手持盾牌,擋住匈奴突騎的迅猛衝勢,和砍來的刀劍。
除了防禦外,盾兵還要將蛇身護的嚴嚴實實,維持陣型穩定。
盾兵兩側,則是機動靈活的騎兵,隨時準備衝出去絞殺敵軍。
至於最後面的弓箭手就不提了。
日逐雖然沒研究過陣法,但是他一看就知道,中間的防禦盾兵最難打,因此直接攻向了看起來人最少的蛇頭。
這就正好遇到了鎮守蛇頭的陳到。
而日逐選陳到也是有道理的。
畢竟匈奴天生就擅長‘柿子挑軟的捏’。
四路敵軍,關羽周身氣勢不凡,日逐一打眼就知道這人不好惹。
而張飛‘桀桀’叫著帶軍殺向了且渠,看起來似乎比他們這群匈奴還殘暴。
至於拎著大錘子,膀大腰圓的許褚,自是不必說。
因此,日逐選了一圈,最後挑選了看起來身形稍微薄弱的陳到做對手。
只不過,日逐也沒想到,這四人都是硬茬子,他選誰,都得死。
見陳到已經帶著蛇頭跟日逐等人打了起來,張與立刻大喊一聲:
“收陣!”
一聲令下,玄甲陣立刻恢復成了圓陣。
而此時,圓陣內,劉備和典韋已經從地道撤出去,執行另外的任務了。
隨後。
只見張與面向陳到大軍蛇尾的方向,連揮了兩下,隨後旗幟直接指向了蛇頭的方向。
見狀,陳到大軍蛇尾處的小卒立刻聞令而上,往蛇頭的方向席捲而去。
其實。
坐鎮指揮大軍,揮旗是很有講究的。
畢竟這麼多大軍,命令如何上行下達就是個大問題。
一般來說。
士卒作戰,常見的情況是將大軍簡單分為了前軍、中軍、後軍,以方陣型前進。
但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將領在作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