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攤丁入畝(第1/3 頁)
話落,劉備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張與身上,似乎都在期待他能拿出什麼樣的妙計來解決這件事情。
張與聽此,腦子裡快速劃過了漢朝正實行的戶籍和稅賦政策。
漢朝的戶籍制度就是指編戶齊民。
即以戶為單位來管理人口,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專案一一載入戶籍。
這些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就稱為‘編戶齊民’。
而漢朝的賦稅,主要分為力稅、土地稅和人口稅。
力稅簡單來說就是徭役,就每年抽出一個月時間,給家鄉挖挖河道,蓋蓋橋什麼的。
土地稅就是指田稅。
其實漢朝的田稅很低,基本上是古代最低的土地稅了。
但漢朝的人口稅就比較高,而且也很雜。
不僅有針對14歲以下的孩童收取的口賦,和針對15-56歲的成年人收取的算賦外,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戶賦、成年男子的更賦、以及胡亂攤派的獻費。
這還不包括地方官胡亂收取的費用。
這些在太平盛世還好。
但是到了天災連綿,戰亂四起的時候,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百姓往往因為沒有風險抵禦能力,而被迫賣田賣身,成為豪強或世家的奴隸。
再或者遠走他鄉,成為黑戶。
至於那些豪強或者世家,在獲得百姓和田地的同時,為了躲避高額的人口稅,往往會將故意隱瞞這些人的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大漢的平民日漸減少,流民越來越多,可世家卻越吃越肥的原因。
當然了。
大漢還不至於全都是這種世家。
只不過利字當頭,清流世家還是少見罷了!
思及此,張與看著手中賬本上,相差甚多的資料,也不由得感慨一聲:
“百姓活的這麼艱難,這些世家還真是敢啊!”
上吃官府,下吃百姓,真是老壽星上吊——活的不耐煩了!
“誰說不是呢?可偏偏,這些世家也扭成了一股繩。”劉備嘆氣一聲。
而另一邊,荀彧和麋竺則是保持了沉默。
張與眼中精光一閃一閃,突然開口問道:
“主公,文若,子仲,若是我要遏制地方世家,換稅賦制度和原本的戶籍制度,你們怎麼看?”
他這個新的辦法一出,一定是會動搖世家的根基。
主公若是同意自己的想法,就可能會得罪天下世家。
如今天下爭鋒的時候,得罪了世家,就相當於斷絕了大批人才。
別的不說,陳群、鍾繇這些人只怕不會來了。
荀彧乃是荀家人,他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言人。
至於麋竺就更不用說了,財大氣粗,家中僕役便足有上萬。
所以他這個想法,解決上黨世家是其次,保證內部團結才是第一。
聞言,三人一愣。
隨後劉備拍了拍張與的手,並沒有對他這‘大膽’的想法說什麼。
而荀彧一愣神,隨後真誠開口:
“說實話,若你要改變的大漢的制度,可能我會反對,畢竟我還是荀家人。
但上黨暫時與荀家無關,所以我沒有什麼意見。
若是能快刀斬亂麻,也是個好主意!”
見荀彧不似作假,張與也笑著點了點頭。
當然了。
荀彧心裡會不會擔心這麼發展下去,影響到荀家的未來,那就不知道了。
但他的話也不錯。
荀彧是潁川人,就算幷州天翻地覆,跟他潁川,跟他荀家,關係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