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幷州定!長安行!(第1/3 頁)
牽招能跟劉備成為刎頸之交,性情與劉備那是極為相似。
此時見好友有難,牽招義不容辭就站了出來:
“知道玄德另有要事,我自然得助玄德一臂之力。這上郡就交給我吧!
不說能幫上玄德什麼忙,至少不會讓他們給玄德找麻煩!”
當日劉備千里迢迢去觀津找他,兩人徹夜長談。
對於劉備的抱負和心結,牽招如何不理解?
況且,大漢如今的情形,他又不是不知道?
雖說牽招不願意離家太遠為官,但劉備開口 ,他還是答應了。
聞言,劉備眼中劃過濃濃的感動:
“子經……”
牽招見狀,用力一拍劉備的肩膀:
“不用說,我都懂!你放心去長安!上郡有我!亂不了!”
兩人相視一笑。
張與見兩人聊得差不多,便趁機開口提議:
“牽太守,匈奴在上郡和西河間流竄,若是太守來日要奔波兩郡,沒個正經名義,也是麻煩!
不是說能者多勞嗎?
您看,要不您再兼任個西河郡太守?”
聽到這話,劉備面上閃過一絲無奈,目中滿是笑意的看了一眼張與。
子和還真是……
懂得發揮人才的餘熱!
但見張與兩眼滿是期盼,劉備也不由得出言幫腔:
“子經,如今我這幷州,千瘡百孔。
子和說的也不錯,南匈奴佔了上郡和西河郡,子經要動南匈奴,自然這兩個地方都繞不過去的。
若子經不棄,還請子經任上郡太守,兼西河郡太守。
屆時兩郡的兵力和內政,全由子經處理,需要什麼,儘管派人來說便是!”
話落,荀彧也開口道:
“如今幷州之地,世家豪強都老老實實的,必定不敢隨意造次。
屆時只需要牽太守處理外族事宜即可。
若實在忙不過來,牽太守亦可以自行提拔官吏與將領,到時候把官吏名冊送來做個記錄便可!”
雖說荀彧辦事多是循規蹈矩,但特殊情況有特殊處理。
眼看再過一兩月,張與就要去長安了,這幷州必須得安穩下來。
所以荀彧巴不得放權給他們呢!
也免得他天天政務纏身,無暇配合救援天子!
而麋竺見劉備、張與和荀彧都上前勸說,微微思忖片刻,也插了一嘴。
只聽他對著兩人淺淺一揖,溫聲道:
“竺無才無德,幸在還算有些財帛。
屆時兩位建設地方,若需要財帛、商路支撐,必不推辭。”
說到這裡,麋竺又補充了一句:
“子和在境內找到了鹽池、鐵礦和煤礦,幷州有的是錢,兩位不必擔憂。”
本來養軍隊,兵刃戰甲的更換就是一個大問題。
好的鐵器價格都不低。
這也就造成了普遍來說,只有精兵才能穿戴鐵甲的情況。
但張與兩座鐵礦下去,這方面的問題直接就解決了。
加上他還改進了冶鐵技術,淬鍊出了精刀。
因此,劉備手下計程車卒,單從裝備上,都能稱得上精兵。
畢竟這時候。
即便是袁紹手下,都還有不少小卒穿著皮甲呢!
兵刃的問題解決了,而鹽礦和煤礦除了他們自己用以外,其餘的全部透過麋竺的商會銷給了大漢各處。
不然麋竺之前哪兒來那麼多錢,弄那麼多好馬?
別的不提。
就張飛那匹烏騅馬,就來歷不凡。
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