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4/4 頁)
洪承疇神色微凝,張若麒所說的辦法確實也是一個辦法。
只是此時清國大軍雲集,黃臺吉打定注意要將他們圍而殲之。
集中兵力突圍,真的能夠成功嗎?
黃臺吉如何不會料想到突圍一事?
恐怕黃臺吉已經在沿線排布伏兵,張網以待。
洪承疇沒有言語,他的目光閃爍,心中遲疑難決。
軍帳之中,諸鎮的總兵之間也是各自交換著眼色。
軍議進行,大部分的總兵都贊同了張若麒的意見,想要突圍返回寧遠,而不是坐以待斃。
聽著耳畔眾人的議論和撤退的請求。
洪承疇的心緒終於是平靜了一些,逐漸也倒向了要撤退的一方。
決戰一旦有失,戰敗的責任便要他一力承擔。
說實話,洪承疇實在是不敢承擔這一重任,他的心中已經被恐懼所填滿。
“諸位……”
洪承疇抬起了手。
軍帳之中一眾將校官吏也在同時停下了彼此之間的討論。
所有人都清楚,洪承疇已經是做出了選擇。
洪承疇目視著帳中的眾將,而後平復了一下凌亂的心緒,拿出一幅鎮定的模樣說道。
“綜合如今之局,貿然決戰確實……”
洪承疇的聲音在帳中響起,帳中一眾將校的神色皆是放鬆了些許。
看起來洪承疇的選擇是撤軍了,他們不需要現在就和清軍決一死戰。
“督臣。”
不過洪承疇的話沒有說完,便已經是被一聲督臣所打斷。
帳中眾將循聲望去之時,曹文詔已經是從右首的首座上站起了身來。
“如今之局,生死只在一線之間。”
“此時我軍若是選擇撤離,無疑正中建奴之下懷。”
曹文詔目視著洪承疇,他的眼神冷靜,神色嚴峻,語氣堅定不移。
“卑職以為督臣所言決戰之言當屬正解。”
曹文詔的話音落下,中軍帳內一眾將校官吏的神色皆是不斷變幻。
曹文詔身為援剿總兵官,援遼之時,朝廷又為其加授將軍之印,地位不可謂不高。
如今國內一眾武將,唯有祖大壽、陳望的地位與曹文詔相同。
而陳望之前還是曹文詔的家丁。
曹文詔在朝中交際甚廣,無論是誰都幾乎都要賣給他一份薄面。
如今曹文詔突然站出來,丟擲主戰之言論,眾人就算是拒絕,也需要權衡一下說辭。
不過就在眾人還在思索如何勸說之時,曹文詔已經是走到了帳中。
曹文詔脊背挺直,頭顱微昂,向著洪承疇淡淡的行了一禮。
這一瞬間的曹文詔,再無往日的謙卑。
曹文詔轉過身,目視著帳中的一眾總兵將官,冷聲道。
“拼死力戰尚有一線之生機,全軍撤退必將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自出關與敵接戰以來,三軍奮勇捨生而忘死,其志何為?!”
曹文詔緊握著拳頭,冷眼注視著帳中的眾人,寒聲道。
“其志為復我國家之土,其志為雪我國家之恥!”
“吾輩若連與之一戰之勇氣都無,叫我等子孫後輩如何相視?”
曹文詔環視著帳中的眾人,正聲道。
“如今建奴傾全國之兵而來,青壯盡出。”
“就算我等此番軍敗,但只要能夠殺傷其眾。”
“仍可保我大明山河之平安。”
“使我家國百姓長安寧!”
:()風起明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