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感言(內含大量劇透)(第2/3 頁)
他毫不猶豫地格式化自己的思維,他的內心充滿愛和力量。
文中絕大部分的筆墨都放在京元上,“間幕”以外的章節,把“他”替換成“我”,也能流暢地讀下去,整本書,其實是第一視角敘事,沒有其他人的心理描寫。
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寫作方式。
第一視角有很多的東西沒辦法表達清楚,例如唐雪,她的故事,在她出現時,就已經設定好了的,關於她的背景,她如何淪落到那個地步,但是我無法藉由上帝視角說出,因為她是一個“謊話連篇”的女人,只能在整本書的最後,借她的口,說出她的故事。
唐雪,是最立體複雜的一個女角色。
到最後,她也沒有完全說出實話。
我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看出來,或者說想到那個點,她說了一個很久的謊話,她的真名並不叫“唐雪”。
“唐雪”這個名字,是她臨時杜撰出來的,原因就是她醒來的第一眼看到了雪。
但最後她不再認為這是謊話了,她從此以後,就只用“唐雪”這個名字。
這個角色一開始,就是要讓人討厭的。
如果沒有用第一視角,而是在唐雪出場前,把她的故事背景,把她的可憐之處,把她那個孤單的雪夜描寫出來,把她和京元的心理抗爭寫出來,那麼我想,很多人都不會討厭她,甚至說是可憐她,同情她。
我斟酌過,要不要這樣寫,但最後選擇了大家看到的寫法,我保證著“第一視角”,在結尾時,再替讀者剖析她的所作所為,不知道有沒有讀者在她自述那個雪夜之前,依然能無私地,只把她當做一個需要救助的人看待,如果能做到的話,那麼你一定也能成為她的救贖。
她不想要別人的同情,她要的是救贖,在書裡,唯有京元能給她的救贖。
她的原型,其實是eva的“明日香”,但是明日香沒有得到真嗣的擁抱,她得到了京元無私的“愛”,不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是不分物種和性別的“大愛”。
整本書,犧牲最大的,是京元。
每一次危機,每一次可能會有壞事發生的時候,只要他,願意犧牲自己的“人性”,那麼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第一次給唐雪洗血,去用了自己存了很久都不敢用的“進化素材”,和唐雪小白分開後,不再維持人類的食物準則,吃下了第一口怪物肉。
這些都是代表他拋棄人性,選擇了他的愛。
所以他變得越來不越不像一個人,第三卷完全犧牲掉自我,變成了一個程式。
他的身邊其實沒有悲劇,所有的悲劇都在他出現之前就發生了,例如唐雪和姐姐,蘇婉清和季守,小芸兒和她的父母,這些都是在他出現之前發生的事情。
他只要願意犧牲,他的身邊就不會有悲劇發生。
之所以堅持用“京元與xxx”的格式取標題,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京元”這兩個字的時候,代表他還活著,第三卷的某一章開始,就沒有延續這個標題了,因為那時候的他,已經決定犧牲自己,或者已經犧牲自己了。
故事的開頭,他有很多的想法,他嘮叨的不行,他想這裡想那裡。
那是他最有自我的時候,越往後走,他的心理活動就越少,因為他“人”的那部分越來越少了,當標題失去“京元”兩個字的時候,我換了一個寫法,幾乎不再對他個人進行心理描寫,只有對話,或者以其他角色的視角展開。
剛格式完的他還有一些些想法,但三年後,只有其他人在說話,他完全變成一個在對話中存在的“人”了。
有想過到第三卷結束,但我本身不是一個很喜歡悲劇的人。
所以,最後一章,他又開始想了。
他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