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賈母敲竹槓(第1/3 頁)
上一章說到寶釵為惜春畫材的事忙活了半天,總算讓寶玉把該買的畫材畫具記齊了。準備去買了,給惜春去畫大觀園人物風景圖。
那賈母遊歷大觀園風寒吃了兩劑藥也好了。王夫人來看老太太。說起王熙鳳過24歲本命年生日的事,賈母也知道,如今的賈府,已經是逐漸被掏空,而那個掏空賈府的人,居然有可能是當今聖上。
想到這裡,賈母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生日還是要過的,如何過,就要費些心思了。
賈母於是就算了一筆賬。這次給湘雲辦酒筵200兩,還席算是沒有大做,只300兩。這就是500兩沒了。
如果鳳姐兒過生日,都是自己這裡出,雖然名聲上好聽,少說也要100兩吧。
這幾天,賈母的心裡一直在打鼓。
鳳姐兒的本命年生日,不過說不過去,要過,還要風風光光地過,但又要少花或不花銀子過。
於是,賈母在腦海裡迅速調動那些高人的手段。突然,賈母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聽大人講笑話時,講到的明代江南一個叫朱存理的藏書家“眾籌買驢”的故事,這故事說他想要購買一頭驢作為代步工具。
朱存理比江南名士沈周小了近20歲,又比大書法家文徵明大了20多歲,是二人的知己好友,也是他們背後的文化圈中的重要一員,與吳中名士吳寬、祝允明、唐寅、都穆等人皆有往來。他與同樣不樂仕進、不願隨俗為塵的那個讀書人朱凱,並稱為“二朱先生”。
朱存理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少年就有“神童”的稱號,但他一輩子不願意做官,痴迷書畫典籍,精通收藏鑑賞。他寫過一本書名叫《鐵網珊瑚》,是中國古代題跋集錄體美術文獻的開創之作,在美術文獻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旦聽聞哪裡有珍貴的藏書,朱存理必定不辭辛勞地前去尋訪。若囊中羞澀,無法購得,他便會親自抄錄。
因過度沉迷抄書,加之古代又沒檯燈,他的視力逐漸衰退,成了高度近視,這讓沈周等一眾好友們感到既好笑又心生擔憂。
沈周《戲人短視》:“朱子阿堵中,光晦視昏沉。”吳寬《次韻石田戲朱野航短視》:“嗟彼盲者病,遇人惟聽音。”
朱存理沒有一官半職,也不從事商業,所以家境很拮据。但他是個老好人,當有人問他借馬時,他還是把唯一的馬借給別人了。不料借出後馬死了,令他失去了坐騎,本就貧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到了五十五歲那年,年事已高加上高度近視,朱存理愈發覺得行動不便。於是,他萌生了購買一頭驢子作為代步工具的想法。但他家中可謂一貧如洗,有時還要變賣自己的收藏為生,根本拿不出買驢的錢,只能自己乾著急。
就在朱存理一籌莫展時,一位二十歲的年輕人決定出手相助,他就是吳中大才子徐禎卿。徐禎卿是個古道熱腸的青年,文采又好,非常同情朱存理的境遇,於是大筆一揮,寫了一篇《為朱君募買驢疏》,有人說是相當於幫朱存理寫了一篇高質量推文。
在這篇文章中,徐禎卿以幽默的筆觸描述了朱存理的高尚品質與坎坷經歷,號召大家捐款,實現朱君有一頭驢騎的小小心願。
朱存理的好友們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紛紛慷慨解囊,《募驢圖》的卷尾,有一份文人們出資的“賬單”:
秀才錢同愛奉贈白金六錢
西崦朱良育贈銀五錢
太原祝允明奉贈五星
蘇衛張欽助米一石
相城沈邠奉米一碩
唐寅贈舊刻《歲時雜》一部;
計十冊抵銀一兩五錢
從名單上可以看出,共10多人參與了眾籌,當時文徵明因父親去世在家丁憂,便沒有參加這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