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2 頁)
只聽小玉緩緩地又道:&ldo;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你是,長命也是,張天翼將軍也是!對於張將軍,我懷玉公主只能說報謙!千頃良田,難免良莠不齊!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牧民也常常受到你們唐軍散兵遊勇的洗劫,姦殺搶掠!他們難道就不想報仇嗎?你們再想想看,如果大唐真的愛民如子,又怎會搶光他們的糧食、牲畜?又怎會讓李家莊成為廢墟?長命從十五歲從軍,要待到滿頭銀髮,還不能回家。如果不是張天翼毅然退下戰場,你可能回不到你的家鄉,見不到你年邁的老嫂了。你的家裡都剩下了誰?難道不能讓你驚醒麼?&rdo;
王長命一言不發,但他的腰卻顯得佝僂了,彷彿在一瞬間,又蒼老了十幾歲。&ldo;嘯遠,你難道真的認為,我小玉非要你們於死地嗎?&rdo;她深深地吸了口氣,又道:&ldo;其實,對你們三人,小玉從心底深處喜歡,也羨慕你們的友誼,更敬佩你們的身手與膽識。嘯遠,你不是說,張爺對這場戰爭困惑不解麼?讓我說說想法,也許能解開這個困惑!&rdo;
張天翼面無表情,緩緩道:&ldo;請懷玉公主直言!&rdo;
&ldo;張將軍,你真的願意聽小女子的話麼?&rdo;
&ldo;是!&rdo;張天翼緩緩點點頭,&ldo;素聞史思明的第十三位女兒,人聰慧過人,豪情不讓鬚眉,膽識更是無與論比!&rdo;
小玉,不,是史懷玉,她笑了笑,&ldo;張將軍過獎了!我們為什麼要反大唐,這一點你們心裡也清楚。大唐天子昏庸無能,文武百官不貪者很少,象這樣的朝廷,要之何用?已經到了該由明君繼任大統的時候了!&rdo;
李嘯遠艱難地咽口唾液,卻無力反駁她所說的話,也無從反駁,慢慢把目光移向張天翼。對於他,李嘯遠是非常信任的,就像相信父親和兄長一樣。
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早在數年前,變得親如手足。
對於這樣的問題,他是無法回答的,但希望張天翼能回答。
毫無疑問,懷玉的每一句話都扣緊了主題,扣住了實質性的東西。甚至,她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多餘的,每一句都象巨鼓一般敲在三人的心頭。
每人心中痛痛的,卻有說不出的快感。也說不出是她的話令三人產生了共鳴,還是在內心深處就是這樣想的,那種感覺怪怪的,卻又無言以對。
張天翼看了李嘯遠一眼,也知道他現在比自己還要矛盾。他也清楚小玉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所不想也不願發生的。可是,那都是事實。
身為大唐的軍人,理應保護大唐的國土,還有大唐的平民百姓。可結果呢?一個胡人屢攻不下的李家莊,卻毀在大唐軍卒的手裡。
毀在保護他們生命財產安全的人手裡,這難道不是最悲哀的事情?
看到李嘯遠那求助般的目光,他的心一陣陣絞痛。是告訴他仍然為國家而戰?還是認同小玉的說法,白玉虎的做法:只要能報仇,就不擇手段?
自己投身軍營,並苦練刀法,當時也只是為了替所有桃林莊的人報仇雪恨罷了。可是,嘯遠的仇人呢?又是誰造成了王長命這樣淒涼的結局?
沉默良久,他慢慢返刀入鞘,&ldo;張某之所以卸甲歸田,也就是想不明白究竟是為了什麼。但是,我畢竟是大唐子民,很難同意你的說法。在這兩種矛盾想法之下,也無法做出選擇。嘯遠,我也不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才是錯的,我無法告訴你怎樣做!要怪,也只能怪戰爭,是戰爭造成了這一切的一切!&rdo;
&ldo;張爺說的沒錯!&rdo;王長命嘆息著說。&ldo;如果沒有戰爭,這一切的一切就不會發生!&rdo;
張天翼也長長嘆了